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左化鵬專欄】台北西門町紅包場,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紅包姐姐」今子嫣,母親節前夕,化身為「慈善歌后」。她慷慨解囊,捐贈了一輛水箱化學消防車給雲林縣政府。用善行義舉獻給母親,作為「最溫暖的母親節禮物」。
兩個多月前,我遇見今子嫣,她告訴我,小時候曾目睹鄰里祝融之災,慘況讓她永生難忘,她許願未來能多賺些錢,捐贈消防車救火救人。如今,她終於實現了願望。
今子嫣行善不落人後,十多年前,曾以媽媽的名義捐出價值一百多萬的救護車。她記得高雄氣爆事故發生,她捐款十萬元賑災,卻被媽媽嫌太少,加碼到二十萬。母親的樂善好施,成為今子嫣持續致力公益的最大動力。
今年二月間,我曾在臉書PO文:「鳳凰台上鳳凰遊」。記述結識這名奇女子的經過。
走進西門町的鳳凰歌廳,燈光閃閃爍爍,時幽時明。舞台上傳來熟悉的旋律,彷彿將時光倒帶,重回過去的黃金歲月。在這裡,我與好友葉東舜博士、李茂正博士,三人結伴,共度了一場懷舊之旅,也意外遇見了紅包場的巨星——今子嫣。
她站在舞台上,明艶照人,扯開了嗓子:「夜沉沉 聲悄悄 月色昏暗 淒淒影搖 殞星曳空 怪鳥長鳴 ⋯⋯嚇得我膽顫心寒 啊⋯啊⋯啊」,那是鄧麗君的「郊道」,那是屬於一個時代的音樂,承載著無數人的青春與回憶。
她的歌聲,不僅讓人沉醉,更流露出歲月的故事與滄桑。令人意外的是,她主動邀請我上台合影,這一幕成為我此行最珍貴的回憶之一。
今子嫣(本名陳俐羽),父親是榮民,育有五女,家境清寒,為幫忙家計,她十六歲就進入紅包場,一唱就是三十多年,成了今日紅包場的傳奇人物。她不但歌聲動人,外貌也皎好,出道不久,就被星探相中,片約不斷,演出了多部電影和電視連續劇,作品有「花甲少年轉大人」、「暑假作業」、「老姑婆的古董老菜單」、「我的靈魂是愛做的」、「醉生夢死」等等,在「西城童話」的那齣戲中,她飾演一名紅包場歌女,現身說法,活靈活現。
外號「紅包姐姐」的今子嫣,不僅是一位出色的歌者,更是一位熱心公益的藝人。她在紅包場打滾多年,將紅包箱裡的收入,不只用來養家,也默默投入社會公益。她長年捐贈書籍給偏鄉兒童,送輪椅給老人院,民國九十七年,她以母親的名義捐了一輛救護車給台東衛生局,而下個月,她還要捐出一輛消防車給雲林縣。她的善舉令人敬佩,更讓人看到她不僅是歌壇的明星,也是社會的一道溫暖光芒。
然而,紅包場已不復當年風華,如今只剩三家仍在營業。昔日的榮景,如今只剩下少數老歌迷仍舊捧場,很少見到年輕人的身影。今子嫣站在這個舞台上,看著昔日紅極一時的紅包場,逐漸落寞,眼中流露出萬千感慨。她的歌聲曾撫慰了一群長者心中的孤寂,有時,她望著熟客的座位空蕩蕩,她的眼眶不免濕潤,心裡會感到莫名的酸楚。
她深知,屬於紅包場的時代正在落幕,但她仍然堅守這個舞台,為僅存的觀眾獻上最動人的歌聲。
揮別了鳳凰歌廳,向今子嫣道別,不必相送。暮色蒼茫,我步上風華再現的西門町,這裡現在已是年輕人的天下。我想起李白的七言律詩:鳳凰台上鳳凰遊 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