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臺平》評賴總統第四講——戰時國防悄然到來

照片取自賴清德總統臉書粉絲專頁

【聚傳媒劉臺平評論】賴清德總統談國防,清楚告訴國人:台灣將走進戰時狀態。

他的團結十講第四講談國防,大談民防,空防,全民作戰的重要性,比對戰爭時期的定義,幾乎一模一樣。

戰爭時期為因應突發情況,避免造成社會秩序,生活條件及公共安全的損失與脫序,政府必須有不同于承平時期的作為,以應對戰爭帶來的挑戰與風險。

政府方面最重要的工作,首在增強國防抵抗能力,因此增加國防預算,培養作戰人力,增強戰斗實力,為確保國家安全的不二法門。

賴清德演講在這方面著墨最多,他肯定了美援的重要性,讚揚了國軍官兵的優異表現,以優先禮遇軍人登機,抬高軍人的社會地位,一切以軍事優先的態勢展露無疑。

他談到了韌性作戰的重要性,呼籲加強全民國防教育的推廣刻不容緩,配以認知作戰,訊息戰,打造一個全民自主國防的台灣。

賴政府上任一年多已明顯頻添許多戰時的氣氛,賴的四講要求國人做好各項準備,例如物資,醫療,安全等等的避難準備,他心目中的理想的國防是以色列的全民皆兵 及戰時體系。

賴總統談國防沒有例外的大批在野黨毀憲亂政。從刪減預算到憲法法庭在野黨的敗訴,斥責在野黨陷國家於危險狀態,是國安危機的幫兇,順便說明為何要發動大罷免,可謂一石多鳥,藉談國防找出內部敵人 ,再借公民力量除而快之。

賴清德開口閉口台灣國軍,讚揚從古寧頭,八二三等戰役保護了台灣。明顯要與四九年前的國軍切割,已感受到他的國軍已不是國人印象中的北閥東征抗日剿匪的正宗國民革命軍,

而是中共口中的台軍,這是不是該把這個稱呼也當作認知戰的一種呢又為何與對岸唱和呢?

依照戰時的定義,賴總統的國防演講內容已完全符合條件,然而在法律上為了因應戰時需要,必須在適當時機宣佈戒嚴,以確保社會秩序法律體系。

然而,賴總統,主席,總統府,民進黨部,黨政高層不斷的保証,台灣不存在戒嚴的問題,然而,賴總統的國防演說已清楚告訴國人,現階段的國防將是全民作戰的戰時體制,那麼離戒嚴還會遠嗎?如果那一天真爆發戰爭了,真的不會再戒嚴嗎?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出版多本著作

 

●評論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