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淳》誤入歧途的「斐陶斐」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林保淳專欄】難得遇上廖安、秋華百忙中得閒,相約了睽隔已久的牛肉麵會,可以說胃口共談興齊開,口沫與笑聲一氣,既淋漓又酣暢,老友相聚,總是如此自在歡快。
    歸途中突然聊到「斐陶斐」。我和秋華同在台大15年之久,竟從未聽聞過有此獎項,想來我與他也不算太差的學生,至少一個是任教公立大學、一個是於中研院任研究員,不但與此無緣,更連獎項名稱都沒聽過,真的是慚愧莫名。
    廖安可就不一樣了,在淡江當學生時,就已獲得此一殊榮,而任教台師大時,也同樣得到一次,總共得到兩次「斐陶斐」了。但是,他也坦承,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得到的,只知道有一天接到一個通知,附寄一個徽章,就說是「斐陶斐」得主了。
    廖安向來是不打誑語的,一直強調是有物為證的,說得興高采烈時,竟忘失了路之遠近,走上了歧途,索性載著我們遊了一趟車河。回家後,廖安寄來「斐陶斐」的徽章作佐證,果然可信。
    我們都是年近古稀的人了,過往種種,有過與沒有過,其實也都是過去式的了,除了當談資,大夥兒笑一笑、樂一樂,「斐陶斐」再偉大,真的也沒什麼可以多說的啦。不過,話說回來,拿這個來驕其妻妾,或是沒有妾,拿來驕其同儕、鄉人,也許也還是有用的吧?只不知道這算不是「誤入歧途」?

 

作者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