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詩萍》水餃,無疑是國民美食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蔡詩萍專欄】週末,太座忙得很,中午出門了,女兒還沒放暑假,遠在東京。老男人一枚的我,嚴謹自律,出門跑了七公里,回家洗衣服,澆花,餵魚,午餐記住要控制體重,煮了十顆水餃。
    愛吃水餃,朋友們抬愛,常推薦他們喜歡的水餃給我,我於是有了一張水餃地圖,最遠的,竟然到了南台灣的高雄市!友情真可貴,是吧!
    這些水餃,有些顆粒壯大,有些內餡扎實,有些吃起來真的令人驚艷,有些則讓我想起「家味的平實」。水餃,無疑是國民美食吧!
    以前在老家,假日爸媽為了省便,自己動手包水餃,我們小孩開心的圍在一旁,把手洗乾淨,就等爸媽一聲令下,動手也來包水餃:把內餡用調羹刮一小勺,包在餃子皮裡,那時爸媽體力夠,也為了省錢,餃子餡都是自己調的,餃子皮當然自己擀,我們孩子興奮的捏啊捏的,一直嚷著:待會要吃自己捏的水餃。
    至今,我還喜歡煮水餃時,望著水煮沸,水餃跳進滾水中,靜靜等待翻騰的靜甯,不一會,水再度滾了,用筷子輕輕翻攪,避免水餃黏鍋底。翻著,攪著,爸媽年輕的模樣,從腦海裡湧出。
    水再度滾開,把瓦斯調小,中火靜煮,然後去撥幾粒蒜頭,倒一小碟醬油,若找出辣椒醬,最好。煮食最美好的空檔,無疑是那些等待的空檔,你可以做很多配合飲食美好的小技巧。
    像今天,我掏了幾湯匙,澎湖來的干貝小魚,挖了幾條剝皮辣椒,然後,把《張愛玲往來書信集》攤開,哇,太美好了,一個人的武林!
    聽說,張愛玲很不注意美食,她自己說了:「我的飲食向來是以不挨餓為度」。我呢,雖沒那麼講究,但無論吃什麼,都會「很認真的吃它而已」!
歲月悠悠,人來人去,吃食的時光,無論怎樣,都在日常裏循環。我們活著,我們吃著,日子令人感動。

 

 

作者為知名作家、台北市文化局長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