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颱風過境臺海時 共機共艦何處去

照片為國防部新聞稿截圖

【聚傳媒張競評論】颱風「丹娜絲」(Danas)來襲,中央氣象署於7月5日2030發佈警報;預計丹娜絲颱風將向東北穿越臺灣海峽,但極有可能在穿越途中轉向登陸臺灣。此個颱風名稱係由菲律賓依據南島語族用語所命名,意義為「經歷」或「感受」之意。

 

眾所皆知,從2019年4月1日綠營執政為配合香港社會動亂,開始炒作共機在海峽西南,進入我防空識別區開始,不但「強勢」驅離成為空談,「慈母守中線」更是難堪笑柄,共機共艦活動範圍日益逼進臺灣本島,穿梭外島限制與禁止水域更是家常便飯。

 

而綠營國安高層面對情勢發展不但束手無策,就只能乞靈於外籍軍事機艦偶爾穿越臺灣海峽,趁機炒作聲稱國際社會關切臺海穩定和平。

 

但事實真相卻是只要外籍軍事機艦穿越臺灣海峽相關海空域時,兩岸皆會派遣海空應對兵力全程跟監,而外籍機艦則是戒慎小心避免駛入兩岸所宣示領海以及領海上空。

 

同時共軍機艦更是在外籍軍事機艦在臺灣海峽現身時,繼續在其指定活動巡弋海域或是依原訂任務飛航航線活動,根本對外籍軍事軍機艦過境視若無睹,完全就不放在眼中。

 

甚至從去年年底開始,各國官方軍事指揮體系與外交機構都不再主動宣告該國軍事機艦通過臺灣海峽,而僅是在我國官方或是媒體向其求證時,以被動態度證實其事。

 

尤有甚者是日本媒體偶爾會聲稱日本海上自衛隊曾派艦穿越臺灣海峽,但日本官方從不回應此等報導,同時媒體報導資料亦會遭人揭穿存在訛誤。

 

但若對比外籍軍事機艦穿越臺灣海峽,共軍在臺灣本島周邊活動機艦對其完全不放在眼中,颱風過境臺灣海峽那可就不是能開玩笑,若是不能妥善因應,不但會造成儎臺與裝備損傷,甚至還會造成人員傷亡。

 

因此共軍戰機在颱風警報發佈前後,就會返降基地進入機棚與機庫完成防颱掩蔽。防空與制海導彈發射架亦會撤離開放式陣地,進入掩體完成防颱措施;但位於掩體式陣地之防空與制海反艦導彈陣地,僅會關閉射口檢查水密,再加上清理陣地周邊可能會受到強風吹襲傾倒,並後續影響陣地運作之樹木與推置物資;當然也會預先清理排水溝渠,以免發生暴雨泛水造成裝備物資水損現象。

 

下面就是真正重點:至於在臺灣本島保持經常巡弋之共軍艦艇與公務船舶,究竟會採取返港靠泊防颱、移泊他港防颱抑或是在海上駛往風浪較小之安全海域,實施海上機動防颱?由於國防部在7月6日0900所發佈《中共解放軍臺海周邊海、空域動態》只提到「上述期間未偵獲共機,故無提供航跡圖。」那麼共艦跑到何處去了呢?

 

真正答案是所有經常在臺灣本島周邊各個不同海域巡弋活動各艘共艦,應該會在颱風警報發佈前後,開始向臺灣本島東北與東部海域運動,並依據颱風繼續北上動態與海域實際海象,在不遠離臺灣本島為前提要求下,保持海上機動尋找安全海域迴避颱風侵襲。

 

現在真正難題浮上檯面,假若因為海上機動防颱安全考量需求,共軍艦艇駛入我領海基線向外24浬,所劃設鄰接區外緣線以內海域時,請問我方要如何應對處理?儘管多次颱風來襲,此種狀況並未實際發生,但認真前瞻思考,才會有可能「多算勝」吧?尚未發生,並不代表永遠不會發生。

 

作者為英國博士、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國軍艦長

 

●評論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