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臺平》賴總統的道歉不如明末崇禎帝的罪己詔

照片為賴清德總統臉書截圖

【聚傳媒劉臺平評論】明朝崇禎皇帝在上吊前下最後一道罪己詔: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死後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中華民國大總統、未來的台灣國國父賴清德,就任以來,因風災首次向災民道歉,卻歸咎風太大了,不承認救災不力。

一個末代皇帝自承德薄才鮮,上干天咎,臨死之前下罪己詔,雖咎由自取,然其鳴也哀,後世自有論斷。

然而,一個即將開創台灣前途新紀元的開國元勳,一個慨然以獨立建國為己任的台獨金孫,卻製造內敵,視人民如草芥,開國聖主與亡國之君比較,賢與不肖一目了然。

罪己詔是歷代君王,因天災人禍、承認錯誤、下詔罪己,並改變政策。

歷代罪己詔大部分與天災有關,少部分是人禍所致,首份人禍詔書是漢代知名的輪台詔書,是西漢武帝的罪己詔,承認因窮兵黷武、征伐過度,造成國貧民窮,死前改變國策,與民休息,才奠定國家的長治久安。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罪己詔,承認自己已德不配位,將國璽奉還人民,而受此國之重寶的袁大總統不自量力,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結果只作了八十三天的皇帝,就被迫下台,旋及氣亡。

溥儀與袁世凱的罪己詔,都承認大政錯誤,德不配位,引咎退位,但是,朝野都知道,兩人,一個年紀太小是傀儡;一個被宵小圍困,走上絕路。

如今,賴大總統在風災一個多月後才心不甘情不願、扭扭捏捏的,怪風太大了,才造成了災情,也不願承認救災不力,更氣人的是,他在救災期間,只顧著全國大罷免,大演習,勞民傷財,卻不知道自己才是最大的亂源,問題最大的製造者。

一個即將擔任開國之君的開台聖王,卻比封建王朝末代皇帝都不如,令人不禁懷疑,這就是我們要的明君嗎?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出版多本著作

 

●評論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