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取自b.netanyahu Instagram
【聚傳媒奔騰思潮專欄】阿納斯·謝裡夫(Anas al-Sharif)年僅28歲,既是普立茲獎得主,也是半島電視台的記者和兩個孩子的父親,過去兩年在以色列無情攻擊下,他堅守加薩報導當地平民的悲慘處境以及日益嚴重的飢荒。今年八月初,當以色列國防軍空襲一家加薩醫院外的新聞工作者帳篷時,謝裡夫、他半島電視台的四位同事,以及一名自由撰稿者瞬間殞命。以色列軍方非但沒有掩飾這起公然針對平民攻擊的戰爭罪(war crime)行為,反而公開承認謝里夫就是目標,而與他一起被殺害的幾個人只不過是兩軍交戰的附帶損害。但是為什麼謝里夫罪該當死呢?因為以色列軍方認定謝里夫以新聞報導為掩護,暗中實為某哈馬斯分支的指揮官,雖然以方提供的證據既無法驗證且相當薄弱。
過去十二個月,趁著俄烏戰爭打得師老兵疲、川普上臺後搞得世界大亂,以色列對加薩、黎巴嫩、敘利亞、伊朗乃至約旦河西岸地區發動侵略性軍事行動,名為鞏固國家安全,實為非法擴張領土,一步一步實現猶太復國主義「大以色列」的願景。其中,併吞加薩更是重中之重,預計納坦雅胡政府在未來幾個月內將會把加薩完全佔領。
雖然巴勒斯坦人在軍事上無法阻止以色列非法進佔加薩,但他們至少可以藉新聞報導記錄以色列在吞併過程中的種種暴行,一方面向世界發聲留作歷史記錄,另一方面累積未來起訴戰爭罪的證據。以色列政府當然也知道媒體報導的重要性,所以強力箝制並禁止外國記者進出加薩;結果,現在有關加薩的第一手新聞報導大多來自原為加薩居民的記者。然而,加薩新聞報導的質量近來大幅下降,因為迄今至少150名巴勒斯坦記者已經遇害—有新聞工作者標示的背心在其他地方提供保護戰地記者的功能;在加薩,它卻成了攻擊目標的指引。
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在土耳其領事館內謀殺了《華盛頓郵報》異議專欄作家賈邁勒·卡舒吉時,或當俄國政府暗中殺害或非法監禁獨立記者時,全球都群起譴責、擊鼓鳴之。但是,今天這麼多巴勒斯坦記者的犧牲,包括謝里夫在內,在國際輿論上卻激不起什麼波瀾,導致巴勒斯坦人不但飽受迫害,連哀號吭聲也不可得。以色列今天在中東傷天害理、為所欲為的橫行霸道,難道真的沒有任何人可以節制嗎?
理論上美國可以藉由軍援手段控制以色列的行為,但實際上,以色列在美國所享有的兩黨全面支持,大幅壓縮政府的施展空間。舉例來說,當以色列箝制國際援助進入加薩的陸路途徑時,美國協調無果只能自建海路以為替代;當以色列執意主動挑釁攻擊伊朗的核武設施時,美國阻擋不成就只能配合進攻。所謂狗搖尾巴或尾巴搖狗,以色列與美國之間到底誰是尾巴誰是狗,已經很難分得清楚。
美國之所以對以色列的支持度如此堅定,原因有三。首先,美國人民中約百分之三十為福音派基督徒,他們堅信猶太人擁有自己家園的權利,認為以色列能成功立國乃聖經預言的應驗,所以對以色列的領土擴張企圖也支持有加。其次,過去七十年來以色列在中東作為美國外交政策與地緣政治戰略的馬前卒與打手,無論是情報收集或軍事代理,都表現得可圈可點,甚至青出於藍,今天以色列之於美國,已是無可取代。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猶太裔公民對美國兩個主要政黨的捐款是如此巨大,很少有候選人能夠忽視或公然違反這些捐款者對以色列的支持。舉例來說,在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前十大捐款者中,就有七人是猶太裔。
雖說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目前看似固若金湯,但絕非堅不可摧。最近美國民調顯示,60%的受訪者反對以色列在加薩的軍事行動,35歲以下受訪者更只有9%表達贊同。佐赫蘭·曼達尼在紐約市民主黨初選中大勝是另一個警訊:儘管他親巴勒斯坦、反以色列的立場鮮明,仍然贏得了43%猶太人的支持,在18至44歲年齡層中,支持率更是躍升至67%。
再怎麼盤根錯節、精打細算的政治操作最後終究難敵世道人心對不公不義的排斥與唾棄。因此,戕害巴勒斯坦人所留下的斑斑血跡,恐將逐漸耗盡以色列自建國以來所累積的國際同情與政治資本。
作者為清大資工系合聘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