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李應平/奪冠,完美扮演團隊中的一員

 兒子小學四年級加入籃球校隊,綽號「鰻魚」,不是因為靈活滑溜,而是不會跑步,「鰻魚」上岸成了「慢魚」。因為跑得慢,所以校隊三年,都是板凳球員。

 要怎麼安撫一個好勝心強卻只能坐板凳的小孩?做媽的只能殘酷地告訴他「球隊就是要求勝,最好的才能上一線。」小孩說「那我不要參加球隊了。」做媽的嚴肅的告訴小孩「做好一個板凳球員才是最難的。」

 一個好的板凳球員,臨危上場要能夠守住不失分,讓主力球員換得喘息的機會;一個好的板凳球員,要懂得如何舒緩球隊氣氛,讓大家開心;一個好的板凳球員,要隨時把球具場地整理好,讓教練隊友沒有後顧之憂。而一個好的板凳球員也要能為自己找到一個對球隊最有幫助的位置。三年冷板凳,畢業時,隊友與家長們封給兒子「黃金板凳球員」的美譽。

 國中與高中沒有打球。高二某一天,兒子回家興奮的告訴我:「媽,我會跑步了。」原來他克服了肢體不協調的問題,至於怎麼克服的,我沒多問。

 升大一,他加入了系籃(做媽的比較希望他參加「感覺上」更像大學生的社團)。大一史學盃複賽慘遭淘汰。沒想到大二更積極,扛起團長重任,組織球隊、排課練球、安排友誼賽,在這一年取得史學盃亞軍。以為應該滿足了,結果他續任團長,還負責籌辦史學盃籃球賽。做媽的說「沒人大三還玩社團啦。」(私心是陳腐的要他專心念書…)但他熱誠地說今年號召到一批學弟,有打得不錯的,有的「漢草」很好,也有不太會打但熱誠十足。

 第二年團長職務確實展現出成熟的大哥風範,不但鼓勵學弟,還考慮讓大家都能上場,累積成就感,有系統的鍛鍊與戰術運用,是用腦子打球而不只是用身體蠻幹。史學盃籌備工作繁雜,做媽的其實不清楚他在幹嘛,只在每天深夜一點多時,不耐的吼他去睡覺。

 2018史學盃順利閉幕了,台大歷史系籃A隊奪冠,系籃B隊拿到第4名。做媽的熱淚盈眶,12年來球場邊的心情起伏湧上心頭,板凳兒子沒有因為坐久了板凳就自我放棄,他知道籃球是團隊的,而他完美地扮演了團隊中的一員。

 兒子,可以謝幕了,該給學弟接棒了。

作者為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

 ●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