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真兒少與閱讀專欄】
C大的兩個世界
二十年前,第一次遇見聲名遠播的阿達叔叔,筆者私下悄聲提問,
「請問你是C大新聞系畢業生嗎?」「幾年畢業的呢?」
阿達叔叔回應後,筆者開始抬頭挺胸,正面面對阿達叔叔。
「我們可是同屆同學耶!但是,怎麼四年中,兩人好像沒有見過?」
阿達叔叔說,「我是那種圖書館還沒有開,就在門口排隊的人。」
筆者心中O.S.,我是那種早上睡到飽,晚上出去玩或者家教,趕學校宿舍晚上11點關門門禁的人(但大小朋友,生存之道是,從來不翹課)。簡直是兩種世界的人類。
「難怪,難怪。同學好認真。如果你天天跑圖書館,我們幾乎不可能在校園遇見……。」
筆者從此對阿達叔叔,敬佩有加。大辣辣地以同學相稱。
直到幾年後,筆者和一群朋友在偏遠國小辦理校園年度閱讀課程與活動,在校園還沒有形成作家進校風氣的年代,我們是台南首批在學校大力支持下,將英國艾登.錢伯斯那一套小學閱讀推動方法,落實在國小校園的理想主義實踐者。包括全校主題閱讀課程規劃和學期末嘉年華活動。這次,我們選擇了阿達叔叔翻譯或創作作品,作為閱讀主題書目。過程查找資料,及阿達叔叔親赴學校演講中,得知他曾經生病,二、三十歲時經歷像嬰兒般,重新學習吃飯、吞嚥的生命故事。整個歷程,宛如死後新生。
除了生命歷練,阿達叔叔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新聞系的多媒體與超強英文訓練,烘焙讀書會帶領人,長期擔任教會故事志工等等,大概就可以理解他的關懷面向,以及無論創作或翻譯什麼主題的故事,總帶著對人性與生命的溫柔關懷。
阿達叔叔的藝術與生活繪本
《阿達叔叔的藝術與生活繪本全輯》(親子天下) 內含四本圖畫書:《我是黑天鵝》、《小歌手與玫瑰花》、《可可的新舊衣》、《大易的首映會》等。
整體而言,大概可以看到阿達叔叔和出版社出版這套書的企圖心。首先,台灣知名童書作家,加上曾經得到三座兒童電視節目金鐘獎阿達叔叔的文字故事,分別由四位入選國際大獎的插畫家詮釋文字故事。這套書文字與圖像,應該會是以國際水準為定位製作的圖畫書。(確保了圖畫書的品質與國際觀)
其次,四本書籍故事包含了音樂、視覺、手作等多媒體藝術內涵,讓故事具有美學深度。四本書的美學內涵各自不同:芭蕾舞劇、德國哥德詩作的古典民歌、時尚文化、攝影與電影等,具備台灣在地,又帶有國際共有的經典文化視野。
對應大小朋友的現代生活與國際潮流,書籍提出了性別議題、生命教育、環境永續與創意、生命教育與科技間知、情、意的突破(也是生命教育議題)。就目前孩子學習而言,結合了十二年國教課綱與SDGs的生命教育議題(終極關懷、靈性修養)、性別議題的自由主義主張、永續城鄉發展,以及閱讀素養議題。
《我是黑天鵝》的女性觀點閱讀
芭蕾舞曲中,「黑天鵝」為女性角色。男生有沒有可能演出女性角色?
男性可以做的事,女性也可以做。反之女性可以做的事情,除了懷孕,男性也可以完成。例如,西方中世紀的女性被認為是需要保護的人種,女性是公民卻不能像男性一樣,參與社會決策。女性運動者認為這些社會地位的不平等,唯有透過政治和法律來改變。在一次大戰前後,女性才分別爭取到參政權與投票權,成為名符其實的公民。這期間代表人物為Mary Wollstonecraft(1759-1797)。
又如,二次戰後,男性陸續從前線回到工作崗位,女性回到家中,從事家務。從蒸氣時代開始的機器與現代生活發展,居家女性擁有許多便利的電器用品(如吸塵器),從事家務勞動。Betty Friedan(1921-2006)發現,越來越多的現代化工具,反而讓家庭勞務時間越來越長,女性主要擔任家務與育兒等工作,卻越來越少從事自我實現的時間。處在多重夾縫,使得母親在育兒關係中更為緊張。1956年普普藝術展出的英國藝術家Richard William Hamilton(1922-2011)拼貼作品「究竟是什麼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展現商業通俗文化與大眾生活的愉悅,然而在 Friedan的拆解下,從事家務時間也越來越長,顯得諷刺。
現代女性在教育、法律與政治,握有相當權力,兩性平權大幅進展。二十世紀下半,性別轉而注意階級、族群、性傾向及以上交織可能產生的提問,或者多元文化中設身處地的知識系統等問題。
當然,性別平權仍為亙久,與大眾熟悉的主題。
《小歌手與玫瑰花》生命教育的終極關懷
爺爺去世後,小歌手帶著爺爺教的歌曲「玫瑰花」,到外地去尋找自己與夢想。小歌手演唱的「玫瑰花」,總能讓人動容,安撫生病的人,照亮陰暗的地方。
小歌手走過鄉村,走過城市,走過所謂的大場面與貌似夢想的成功處。然而,也正如歌德「野玫瑰」原詞,或許,荒地上的野玫瑰之所以讓人訝異與歡喜,照亮自己與別人,正由於玫瑰的「野」,以及長在「荒地」的獨一無二……。在此,玫瑰既代表如吟遊詩人般走唱的小歌手,也代表小歌手和去世爺爺的連結,以及小歌手所愛的人、空間、生活及夢想。或許,讀者因此推論出「野玫瑰」的最適之所,也就是,小歌手最終會走向哪兒?
《可可的新舊衣》與快時尚
你是否有穿過舊衣服的經驗?
筆者有兩個孩子,為了公平起見,每次衣服都買兩件。當然,兩件衣服的樣式由孩子自己挑選,偶爾,較大孩子的衣服,穿過後會留下來給小的孩子穿,有時也會選在年節整理不適穿的衣服,送到育幼院。現在,兩個孩子大了,衣服反而成為他們父親承接的時尚。
也有一些朋友,不分男孩女孩服裝、鞋子,送給我們,因為衣服還很完好,也會承接,不分性別樣式或者圖案,整理一下繼續穿。
近數十年,時尚設計翻新很快。以往三十年作為一個時尚風潮的輪轉,逐漸縮短至二十年或者不到十年,甚至上世紀末開始,後現代的拼貼,時尚風格混搭,具有鮮明的表面色彩,卻失去深度與有效期限,使得快時尚風潮來臨。然而既是時尚,就不可能完全挪用舊設計。因此不諳於服裝裁縫者,如筆者或者某些群眾,也會稍微跟隨流行穿著,在某些場合避免欠缺「時尚感」而產生和時空場合不搭調的違和或者失禮。快時尚的特質,如同免洗筷,用過即丟,價廉物美,然而可能因此製造太多的垃圾與時尚的「環境汙染」。
在這種環境下,阿達叔叔以《可可的新舊衣》和孩子們對話。在快時尚風潮間,過剩的衣服或者裝飾物,我們可以怎麼處理?延續舊物品的生命週期,或者讓舊衣物也能擁有新風貌?由衣服服務的「人」,也能欣然接受?
慢郎中的生命靈性《大易的首映會》
若常常關心「親子天下」品牌創辦人的動態,大概會知道《大易的首映會》是真實人物改編的故事。相對上班族的母親擁有八爪章魚般的能耐,凡事按著自己步調「慢慢來」的孩子,看起來可能真的成為照顧者心中的衝突。
筆者小時候,父親在國外工作,母親獨自料理兩個孩子,如同多數一對二的女性上班族。有一次,筆者母親用時鐘測量筆者吃一口飯的時間,15分鐘。至此母親終於科學化了筆者的「慢吞吞」。吃飯慢吞吞,準備上學也慢吞吞。當筆者成為母親,開始養成八爪章魚般同時做好幾件事情的能耐時,終於感受兒童時期大腦發展處於自我中心意識的孩子,兒時動作較為緩慢,善於長時間專注自己感興趣事物,具備更多的創意與靈活的孩子特質。筆者也終於理解當時母親為了讓筆者順應自己特質發展,吃了許多苦頭。
「大易」的故事讓筆者常常憶起兒時成長的歷程。筆者直到接受華德福兒童學與生命教育訓練後,逐漸認識這樣孩子類型的潛能與侷限。此時,照顧者的設身處地與愛的包容,孩子能力發揮的堅持與自我超越,這些生命中擁有的靈性與感動,一如阿達叔叔崇拜的圖畫書作家伊芙.邦廷,阿達叔叔以平實不誇張的文字敘述,娓娓寫出大易溫柔動人的生命靈光。
小結
這套故事,取材自台灣,具有東西方全球資本主義下共有的文化觀。取材的音樂、電影、時尚,透過繪本創作,串聯東西方父母世代耳熟能詳的記憶,傳承現代孩子的人生追尋。
作者為台灣THE科技人文推廣教育學會理事長,台東大學兒童文學博士
圖像:親子天下提供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