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退一步即無死所的台美關稅談判,何妨來場兵推?

照片取自總統府新聞稿
    【聚傳媒陳朝平專欄】關於台美關稅談判的後續進展,何妨來場關稅談判的兵推?
    由於民進黨絕口不提談判進度和川普施壓重點,兵推的想定(也就是假設啦)係根據外電報導,推估所得。亦即,川普要求台灣比照歐盟、日韓,投資美國4000億美金,稅率可由20%降為15%;或者,台積電加碼投資3000億美金(一說要求台積電投資入股英特爾49%)。
    與歐盟、日韓相較,無論人口、GDP、經濟規模,台灣都差上好大一截,再加上先前台積電對美投資已達1650億美元,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廠商已在民進黨的威逼下,投資進軍德州,賴清德也於昨日宣布明年國防預算將佔GDP的3%。總體說來,川普後續施壓的附加條件,已是台灣不可承受之重!
    換句話說,台美關稅談判,台灣若是接受美方條件,台灣即將面臨被掏空的危機,且不保證一旦台海有事,美日與其盟國都會出兵援救。既然如此,何不乾脆來個「魚死網破」?「與汝皆亡」?也就是「退一步即無死所」的戰術。
    台灣輸美產品80%都是事關美國國安的資通訊與電子產品,也就是被232條綁架、關稅稅率被川普吊在那兒的標的物。
    假如,我們不鳥川普的勒贖,既不投資美國4000億美金,也不讓台積電繼續加碼投資美國,又會怎樣?美國引用232條,拉高台灣輸美資通訊與電子產品的關稅?將已定的20%稅率調高為50%?還是更高?
    既然台灣資通訊、電子產品和半導體供應鏈產品,市佔率和品質都領先各國,美國關稅豎起高關稅壁壘,我們就不能輸往其他國家?譬如,歐盟、中國大陸?好東西不怕沒人要!對嗎?半導體供應鏈、資通訊、電子產品的美國主要買家,見此「困局」,難道不會「另闢蹊徑」?譬如,經由歐洲中國或其他地區分公司進行交易,再輸往美國?除非美國不要這些與國安有關的產品。
    擔心美國在半導體設備方面卡脖子?下游產品交易都沒了,卡住上游設備有啥意義?何況,中國大陸不也可以在稀土輸出政策上做文章,卡美國的脖子呢!
    也就是說,如果,台灣和歐盟、日韓以及關稅率未定的中國大陸,攜手聯盟,再加上南方世界的市場,能不逼使川普改弦易轍嗎?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對抗霸凌,團結就是力量!
    都說川普以商從政,藉商治國。發動關稅戰爭,壓迫各國投資美國,旨在消除美國在外債務,降低政府負債率,讓國再次偉大。假如,國家如企業。偷偷問一句:歐盟投資6000億,日本投資5500億,南韓投資4500億,或者,台灣也投資4000億,可不可以視為各國「入股美國」呢?投資入股美國的各國,可不可持股美國這個「企業」,並以股東身分參與美國事務呢?
    不行?投資美國,卻不讓我們參與美國國內外事務?豈有此理!您會說,我們投資的對象是美國企業或是自行在美國尋找投資對象,那麼,為什麼美國總統和政府可以單方決定我們該投資多少錢、投資誰呢?
    當川普興奮地喊道:日本的5500億是美國的了!他口中的美國,指的是美國政府?還是美國企業?如果是美國政府,美國政府憑甚麼由上而下地「命令」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或好幾個主權獨立國組成的聯盟,送錢給美國?
    如果是美國企業,那麼,美國政府憑甚麼決定他國應該投資哪家美國企業?憑甚麼代替美國企業進行勒索式的投資?如果,台灣挺起腰桿,川普會不會以不協防、停止軍售要脅台灣呢?
    這樣的要脅,毫無殺傷力。越戰以後,美軍不敢直接與大國對決,只敢借助代理戰爭,俄國與烏克蘭之戰,可為明證。協防也者,口惠實不至,台灣當局無須幻想。
    台灣當局若心存幻想,不妨主動要求以4000億美金投資,換美軍進駐台灣,看看川普答應否?
    至於對台軍售,大抵是一些骨董級的軍備與武器,火力與防禦力水平,無法與台灣當局的「境外敵對勢力」相抗衡。何況,軍售利厚,美軍工產業業者不甘也不會放棄,斷不會以此為要脅。相反地,台灣或許還可因此還提升軍購內容與品質呢!
    禿鷹本色,貪得無厭,此時接受川普的高壓條件,等同自我加速窮台、困台、鎖台的機率與進程,三、五年後,難免「無條件地被統一」。相反地,此時堅拒川普高壓,藉機與歐盟日韓與中國合盟,即使日韓歐盟畏懼川普,兩岸大有機會仿效歐洲共同市場邁向歐盟的進程,和平協議,共組中華聯邦。豈不快哉?
    執著眼前路,算死不算生,何不勇敢地站出來和,吹響抗暴的第一聲號角?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