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蔡詩萍專欄】雖然跑不快。但我還是盡量每週挑一場賽事慢慢跑。
跑得快,值得驕傲;但跑得慢卻完賽,一樣可以撫慰自己大早摸黑出門,黃昏在車陣中塞車回家的疲憊。跑不快,但每場馬拉松我都會報名時順手買下比賽的戰袍。
那是對主辦單位的支持,跑完後,可以當居家服,平日練跑也可以套上去便出門,方便得很。必須稱讚,有些馬拉松的戰袍還真不錯看,比方說我今天跑的「浪漫台3線新店老街路跑賽」,白色短T,正面有客家地區的浪漫象徵桐花,非常典雅,我特地搭上白色袖套,小腿套也換上一組顏色對比鮮豔的,感覺拍起照來,自己都覺得蠻不錯的(雖然還是胖了些!)
這場賽事連續跑了三年吧!報名時,都可以享受優惠價格了!補給亦佳,充分展現客家文化的特色,竟然還有鹹湯圓可以吃!除了解飢,大量流汗需要的鹽分,在喝熱呼呼的鹹湯圓湯頭時,格外感覺暢快。
賽道採取來回四趟,穿過新店老街街區,從清晨五點起跑,街上杳無人跡,到第二趟,第三趟,店面漸開,看店家蒸煮食物的熱氣竄到街上,再到第四趟,觀光客湧現街頭,歡樂氣氛瀰漫老街,蠻讓人開心的。
許多跑者大概也都盤算好,完賽後要去哪家店吃吃喝喝,順手帶伴手禮。離開台三線後轉入山區,路線幾年來都一樣,跑著跑著,熟悉感都回來了。
不能說難跑,但也不能說好跑,上上下下的坡道還是不少,不過比起我前兩周跑過的風櫃嘴,角板山兩場馬拉松,這場新店老街相對輕鬆多了。
我只是基於後段班的人設特質,還是慢慢跑,很歡樂,並未急於加快速度(反正再怎麼快,也快不過一堆中前段班,是不是呢?)
跑不快,但有感覺自己的進化。前兩週的風櫃嘴,因為之前兩週沒有賽事,平日鍛鍊又不足,跑得蠻辛苦的,可是我已注意到:如果扣掉我沿路跟人拍照,又請客吃烤香腸等了蠻久的(你想想看,陸續讓店家烤了六根香腸,我請客我要付錢,我當然得留在現場,一等就等了十幾分鐘吧!)
但我今年的風櫃嘴全馬明顯比去年進步很多!上周的桃園復興桂竹馬,在那麼高的海拔上升賽道上,我跑完後,隔天週一就不怎麼感覺身體的疲憊,換句話說,很快的,我的體能便恢復了。
今天跑完浪漫台3線新店老街馬拉松,我連雙腳雙腿,都沒有太痠疼,可以預見睡一覺後,明天應該完全沒事!
這是進化吧,我想。這絕對是進化了,我認為。回到台北,我在群組裡,看見幾位跑浪漫台3線的精英級跑友,都可以跑出四小時以內的成績,確實非常不簡單。我由衷為他們按讚。
馬拉松絕對是「速度的共和國」,有人以快取勝,來去一陣風;有人以慢自我期許,跑完就開心。
我想我已經是沒辦法跑快的年紀了!我一心盤算的是,年底若完成百馬後,未來要再花幾年來達陣第兩百馬呢?
感覺起來,若維持一年完賽25場的話,四年可以達成第兩百馬,聽起來,是不是很令人振奮呢?
我還在跑,沒時間變老。我們若認真執著一件事,而且是有益於身心,有益於社會的事(至少我們沒把時間花去吃喝嫖賭對吧!)我們是不會變壞,不會變老的,不是嗎?我親愛的跑友們,感謝您們不離不棄的,在賽道上為我喊加油。
我會繼續跑下去的。不因慢而氣餒,不因年歲而氣餒。
作者為知名作家、台北市文化局長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