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化鵬》薑博士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左化鵬專欄】到大溪月眉濕地春遊,遇見了學弟江鎮國。他心事重重,憂容滿面,眉頭間打了一個大大的結。他擔心今年冬令進補,吃不到薑母鴨。
    鎮國老弟與我同年,高中卻晚我兩屆,他幼時熟讀論語,故「多識草木鳥獸之名」。原野上的閒花野草,只要他一過目,就能說出名字,他尤其專精於生薑,什麼是嫩薑,什麼是老薑,他說的頭頭是道。他姓江,朋友都叫他「薑」博士。
   「薑博士」長嘆一聲。目前正是嫩薑上市季節,他卻買不到嫩薑。他最喜歡用梅子粉醃製嫩薑,用來切片或切絲下飯,美滋滋的,酸甜爽脆,可以多添一碗飯。
    都是軟腐病和根瘤線蟲病,造成今年的生薑減產,他越想越氣。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他已經開始擔心,今年冬季,恐怕吃不到薑母鴨了。
     薑母鴨並非「薑+母鴨」,而是「薑母+公鴨」。「薑博士」為我解惑,閩南語稱生薑為薑母,所以薑母鴨就是生薑加番面公鴨,淋上麻油、米酒、配上中藥,用砂鍋燉煮而成。吃薑母鴨時,再沾岡山豆瓣醬和豆腐乳,那便是人間至味。
    薑是老的辣。我們的話題,一直繞著生薑打轉。我向他致敬,他讓我增長了許多知識。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