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淳》不要被賴清德的「併購說」所迷惑

照片為總統府官方網站
    【聚傳媒林保淳專欄】賴清德原判斷美中之間的關係無可能好轉,因此積極討好美國,甚至不惜將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拱手讓出,一方面也刻意挑釁中國大陸,提出了令人心驚膽跳的「賴17條」,期待對岸有過激的反應,以激發起台灣民眾的仇恨心理,襄助「大罷免」的「大成功」,以遂成其一黨獨大,將行政、司法、立法、監察等職能收攏為一的獨裁政權。
   但是,千算萬算,不如老天一算,沒想到川普突然之間拋出了「對等關稅」的問題,造成全球經濟危機,而賴政府跪舔之餘,則是手足無措;更未料到對岸的戰略得當,不卑不亢,反而讓川普不得不退讓一步,美中不但展開良好的談判,更有進一步和解、合作的可能。
    川普以關稅當幌子,究竟意欲何為,相信各國都已心中有數,而美中的關係,萬萬不容破壞、撕裂,因此,雅不願賴清德再有過激的言論,對其520就職一周年的談話,勢必多所關切,並予以告誡、限制。在美國的龐大壓力下,賴清德原來預計從「賴17條」延伸而下的、足以挑動兩岸神經,甚至引發戰爭的言論,就不得不暫時縮回肚裡,不敢訴諸520演說,這也是為什麼賴清德一反前例,居然未對兩岸關係有任何的著墨,好像根本不存在有任何問題一樣。
    基本上,賴清德不是「不想」發表更激進的台獨言論,而是「不敢」不聽從美國的話,以免激怒川普,在美方監視下,只能暫時「隱忍」、姑且「放下」。但是,一時的隱忍、放下,不代表賴清德的退縮,反正他權力在握,只要時機成熟,隨時可以再度提出,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在此,賴清德表面上釋出「公司併購說」,讓人誤以為他有開始願意與對岸和談的可能,但是,他的「大公司大陸必須先提條件」、而不是「小公司台灣提條件」,卻根本與「併購」是背道而馳的。其實,如果真的有心「合併」,無論大小公司都必須都提出條件,才有商談的可能,豈能只由一方提條件?而且,大陸方面也未嘗沒有提條件,那就是「九二共識」、「中央與地方」,只是賴清德不認同而已。
    台灣事實上也提了條件,那就是「對等與尊嚴」。「對等與尊嚴」是已經不知被標舉過多少次的「不是前提的前提」,問題是,「對等、尊嚴」該如何界定?以賴清德的台獨立場來說,只有「一邊一國」的「國與國關係」才是對等的,才是有「尊嚴」的,但是,對岸有可能同意嗎?這當然就阻絕了兩岸開啟談判的任何可能了。因此,「公司併購說」只是個障眼法,是不必當真的。
    我們幾乎可以斷定,在賴清德任內,無論是4年8年,兩岸是絕對不可能有和談的機會的,這點從他任命的教育部長連學術交流都要禁止,是完全可以窺知的。賴清德之所以巴結美國、挑釁中國大陸,其目的自然是掌握到絕對的政權,而這就必須先解決立法院的問題,「大罷免」就是其積極鼓吹的手段。藍白兩黨千萬不要被賴清德說的「朝野和解」謊言所欺騙,世間哪有一方面嘴巴上說要「團結」,雙手卻拿著利斧砍向對方的道理?賴政府真有誠意,就讓柯文哲無罪釋放,並取消「大罷免」吧!
    藍白兩黨必須認清,「大罷免」所關涉的,不僅僅只是立法院的人數過半與否,而是台灣的民主能否延續、台灣能否避免戰爭的嚴肅問題。目前,在民進黨大量撒撥金錢,並運用檢調司法,無所不用其極的惡劣手段干擾下,「罷藍」的人數已突破30位,而「罷綠」恐怕將有「掛零」的危機,如果不幸讓民進黨得逞,立院綠營過半,台灣的未來,就岌岌可危了。
    因此,全民都必須體認到,「反罷免」不但攸關於在野黨的生死存亡,更牽繫著台灣民主的續絕,以及台灣的安危。凡是反綠、愛台、愛民主的人民,請勇敢站出來,杜絕民進黨的狼子野心。

 


作者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