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取自總統府官網
【聚傳媒王其專欄】賴清德總統520就職一年,揚棄過去總統常都接受國內傳統主流媒體專訪的慣例,選擇國內網路自媒體講話,再接受日本藝人主播櫻井翔專訪,帶起話題,讓大家一開眼界。賴清德的策略,事實上也宣告了網路、通路為媒體霸王年代來了,一葉知秋,台灣的媒體該醒了。
接任總統滿一年,賴清得共接受四家媒體專訪。先談賴清德總統接受國內兼有網路、自媒體、影音特質的「敏迪選讀」Podcast專訪,5月17日上線。在「敏迪選讀」中,討論話題從白沙屯媽祖到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關稅戰、兩岸關係、大罷免等議題,用輕鬆生動的方式,展現總統與年輕世代與社群網友互動的企圖心。
這是賴總統繼《財訊》、《日本經濟新聞》後的第3場專訪,第四場在日本電視台。「敏迪選讀」並非新聞網站,主持人是網紅,政治色彩偏綠,賴清德在就職滿一年發表談話,捨其他大家耳熟能詳的傳統媒體選它,出乎外界意料之外。
在所謂自媒體《敏迪選讀》專訪中,賴清德還特別談兩岸併購說,「中國是比較大的公司,台灣是比較小的公司,如果說你要併我的公司,你要提條件,不是台灣提條件。」這段話也引起外界很多討論。更特別的,賴清德在520當天正式演說中都沒提對岸,反而在就任週年前三天,在網路媒體上談這敏感政治話題,更讓外界對賴清德的周年談話決策,充滿好奇。
周年談話的媒體還不只是如此。外媒的選擇,賴清德也沒有上大家預期的美國媒體,反而選了日媒,訪問他的還不是傳統中重量級資深記者,而是藝人出身、日本偶像男團「嵐」成員櫻井翔。這也大大顛覆了過往媒體宣傳操作的慣例,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賴清德風格,討論度很高。
根據台灣媒體的報導,《日本電視台》規劃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專題「勿使現在變戰前」,5月18日起的一週以「日本周邊有事」為題,探討地區局勢。櫻井翔身為《日本電視台》新聞節目《news zero》的傳播員,18日在總統府專訪賴總統,內容於就職滿周年的前一天19日晚間播出。主題為「詢問賴清德總統 『台灣有事』與對日本的期待」。
櫻井翔向日本觀眾介紹時表示,「這是外國電子媒體首度專訪賴總統,我有點緊張」。節目一開始播出台北101大樓。櫻井翔說,「這曾是世界第一高大樓,是台灣經濟發展的象徵」。隨後鏡頭轉至建築歷史逾百年的總統府。
櫻井翔走進總統府見到賴總統時以中文自我介紹。賴清德還說:「認識你很久了,你在台灣非常受歡迎。」被櫻井翔問及就職總統一週年的心情,賴總統答說:「去年520我就職總統,我立志壯大國家,我一定會全力以赴,團結國人。持續壯大國家,這就是我現在的心情。」
被問及避免衝突該做何準備,賴總統表示,「我們從二戰可以記取很多教訓,台灣要加強國防實力,嚇阻的效果可實現和平,以備戰來避戰,追求和平就是避免戰爭發生」。
節目旁白提到,台灣為了避戰,要加強國防實力,正在開發「無人武器」。賴總統說:「台日每當發生大地震等災變時就互助,不僅是鄰居而已,有著像家人般的感情,這是很可貴的。希望台日關係今後能像兄弟一樣,台灣人民和日本國民像家人一樣。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有事就是台灣有事。相互扶持,克服各種困難,追求更美好的未來。
這些話其實都是講給對岸聽的,賴清德只是透過日本的媒體來發言,520當天這些全沒說。
櫻井翔在報導最後表示,「在一個小時半的專訪中,賴總統完全沒看稿,在口譯員翻譯時,也和我視線相對,我沒感受到壓迫感。賴總統說台日關係像家人般很可貴時,給我溫和的印象,但在講到與中國的緊張關係時,眼神銳利,動作變強,透露出對中國的危機感。我感受到賴總統想對日本傳達訊息」。顯然,這段話也是替賴清德說給中國聽的。
選擇在2010就前往莫斯科訪問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的櫻井翔,看來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
2006年,櫻井翔成為《日本電視台NEWS ZERO》新聞節目的周一固定播報人員。當初的定位是「偶像擔當新聞」,但他並非只靠名氣撐場,他親自採訪、撰寫新聞腳本,一步步贏得觀眾與媒體圈的尊重。這種跨界,在日本娛樂圈是少數成功的範例。櫻井翔曾前往阿富汗、柬埔寨、東日本大震災災區、非洲迦納等地採訪,報導社會議題與災後情況,展現出他不只是當一位「播報者」,而是真正想站在第一線透過新聞發聲的人。
除了櫻井翔,在520的前7天,賴清德也先接受《日經亞洲》(Nikkei Asia)專訪。台灣的中央社說,賴總統選在此時接受日媒專訪,凸顯有三大意義,其中包括,緊扣民主陣營共同合作、嚇阻單邊行為論述、凸顯民主陣營敘事。賴總統在就職將滿一週年之際,接受日本媒體《日本經濟新聞社》專訪,是任內首次接受日媒專訪。報導13日出刊,不只是頭版頭條新聞,還橫跨內頁兩個全版,共11篇報導,可見總統的印太領袖地位受重視。賴總統直接點出台日共同面臨的挑戰,包括面對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中國對印太友盟的武力威脅。台灣除了積極自救,強化自身的力量,也要與日本、美國等友盟國家及民主陣營團結共抗極權野心。
為了兼顧台灣媒體的立場,賴清德也象徵性選了台灣的財經雜誌講話,接受《財訊》團隊獨家專訪,也正面回應產業界所面臨的缺工問題,認為社會走向多元化,也是導致缺工的原因之一。「我舉個例子來講,像我們醫生過去就只能夠當醫生,在醫院裡面服務,你現在要開業也沒有限制啊,你到哪裡開業都可以。第2個,我不想開業,我現在可以做生物科技產業,可以投資生物科技產業。也就是說,一項專業適用的面向已經更廣了」。
《財訊》雙週刊還特別針對上市櫃和興櫃企業負責人、營運主管,進行《賴政府520周年滿意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整體而言,對賴政府施政感到滿意的企業人士,比率過半達53.45%。若細分檢視賴政府的對美政策,滿意者占比53.44%,與總體滿意度不相上下。
在520就職週年前一星期,賴清德安排媒體曝光策略多元,給媒體人上了一課。
選《敏迪選讀》丟政治敏感話題,巧妙運用親綠的網紅談禁忌話題,可進可退,真正的就職日不提兩岸,大家不得不再回去聽看《敏迪選讀》的內容,大大拉了《敏迪選讀》一把。還有常年與賴清德友善的財訊雜誌,也拿到了賴的專訪,算是國內惟一有總統獨家專訪的傳統媒體,賴清德對台灣自己本地媒體也不失禮。而接受與賴清德友好的日本媒體專訪,並不令人奇怪,只是選了櫻井翔,引起台日兩邊高聲量的討論,成功地幫賴清德加大國內外正面聲量,則是很特別的收獲。
媒體人分析,賴清德就任一年的媒體曝光策略,的確顛覆了大家的想像。文字、聲音、影視兼顧,國內外都有,傳統與數位都沒放過,在大家都想不到的自媒體講了兩岸,捧紅親賴的文字媒體。觀察賴的政治媒體操作的媒體人都說,真的是個完美的媒體安排策略。
不過,這也讓媒體人深思。賴清德是選媒體,還是選平台?不但突顯了台灣媒體現在面臨的網路衝擊困境,更讓台灣的媒體界討論熱鬧。一葉知秋,只想做內容,卻沒做出什麼特色內容,但被平台掐住脖子的台灣媒體,不分藍綠,現在還剩下什麼優勢?明年就職兩週年,說不定賴清德連財訊都不要了,清一色找網路媒體了。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