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張若彤專欄】去年的今天,寫楊堤安。
一次錄了兩集,錄完已有些疲憊,在附近的星巴克休息,滑到楊堤安的新聞,看了非常難過。
高鐵回到家,看了他輕生前的直播片段,發現他演奏的是李斯特的愛之夢第三號。
大家可能不知道,這首愛之夢,在樂譜之前,李斯特引用了這首詩(原文德文,我稍微翻譯了一下整首詩):
愛吧,只要你還能愛!
愛吧,只要你願意愛!
那一天總會來,那一天總會來,
你將站在墳前,哀悼他已不在。
保守你熾燃的心,
保守你手中的愛,
只要還有另一顆愛心,
溫暖地為你繼續存在!
若人向你敞開他的靈魂,
定要報之以愛盡你所能。
讓他每一刻都充滿喜悅,
讓他永永遠遠不再消沈。
管好你的嘴,
以免惡言從口中出來。
上帝啊,我並不想傷人,
摯愛卻傷了心從此躲開。
愛吧,只要你還能愛!
愛吧,只要你願意愛!
那一天總會來,那一天總會來,
你將站在墳前,哀悼他已不在。
你將在墓旁跪下,
滿是悲傷與眼淚,
再也無法見到摯愛,
只有墓園青草沾滿露水。
你會說:「請看我一眼,
看看我,哭你的墳。
原諒我曾傷害了你,
上帝啊,我並不想傷人。」
然而,摯愛看不見也聽不見你,
他躺在撫慰無法抵達之地;
你吻慣了的嘴唇,
再也無法說出:「我早已原諒你!」
然而他確實原諒了你,
但他也曾流下熱淚,
為了你,也為了你那些傷人的話語——
如今一切俱寂,他已安息,旅途已盡。
愛吧,只要你還能愛!
愛吧,只要你願意愛!
那一天總會來,那一天總會來,
你將站在墳前,哀悼他已不在。
這是一首非常哀傷的曲子,我特別喜愛的一段,是樂曲中段有一個高音一直重複#G(或bA)的段落,就是不管雙手再怎麼忙亂、調性怎麼一直轉、旋律怎麼跑,就一直釘死、返回一個固定的音。
我以前練這段的時候,腦中就會有一個想像,就是心中似乎有一個執念,非理性的總是堅持,然而隨著旋律越來越激動,達到最高音,怎麼努力卻上不去,低了半個音。然後後面就整個崩盤了。
總之是首哀傷的曲子。
作者為《如是二二八》、《究竟二二八》作者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