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致遠》泰國政治的十字路口,是國會改選、政治妥協,還是軍事政變?(奔騰思潮)

照片為Paetongtarn Shinawatra
    【聚傳媒奔騰思潮專欄】泰國政壇近期再掀波瀾,現任總理,前總理他信(Thaksin Shinawatra)之女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遭憲法法庭以7比2的票數裁定暫停總理職務。此事件的導火線,是一起被稱為「錄音檔事件」的跨國政治風暴,然而其真正揭發的,是泰國數十年來盤根錯節的政治矛盾與利益糾葛。
    根據外流錄音檔,貝東丹在與柬埔寨前總理洪森(Hun Sen)通話處理邊界爭議時,不但親暱地稱洪森為「叔叔」,更在請求協助的同時,直指泰國軍方不聽從政府,甚至稱陸軍第二軍區司令是「瘋子」和「泰國政府的敵人」,引發軒然大波。對此,36名參議員聯名請願,指控其言行不當、違反誠信及道德標準,涉嫌違憲。
    錄音之所以會流出,是因為他信家族與洪森之間數十年情誼的破裂。在他信擔任總理期間,與時任柬埔寨總理的洪森建立了情同手足的關係。即便他信日後因政變流亡,洪森依然力挺,甚至任命他為柬埔寨的「特別經濟顧問」,可見兩人關係之深。然而,洪森這次憤怒地表示,自己本是出於善意協助調停,貝東丹政府卻反過來向外界宣稱柬埔寨「撤軍」,令他深感背叛。他認為貝東丹背信棄義,迫使他公開錄音,而這也成為政敵攻擊貝東丹政府的素材。
    事件之所以迅速發酵,根本原因在於當前泰國聯合政府的基礎極為脆弱。2023年大選後,由他信實質領導的為泰黨(Pheu Thai Party),為了換取執政主導權以及他信本人的回國特赦,選擇背棄了選前一同簽署合作備忘錄的盟友,即在大選中贏得最多席次的進步派政黨前進黨(Move Forward Party)。
    為泰黨轉而與昔日的意識形態敵人利益交換,組建了一個不穩定的「利益性聯盟」,其成員包括軍方背景的統一泰國建國黨(United Thai Nation Party)、人民國家力量黨(Palang Pracharath Party),以及代表黃衫軍與傳統保守精英的民主黨(Democrat Party)。這無異是將水火不容的「紅衫軍」(Red Shirts)(代表北部和東北部鄉村的農工階級,為泰黨的鐵票倉)與「黃衫軍」(Yellow Shirts)(由曼谷商人、官僚及中產階級組成,主要是保守派與軍方的支持者)強行捆綁在一起。這兩大陣營過去十餘年的衝突,其撕裂程度遠遠超過臺灣當前的藍綠白之爭。這個純利益導向的聯盟,從誕生之日起就貌合神離、各懷鬼胎。
    果不其然,「錄音檔事件」成為壓垮駱駝的稻草之一。被視為政壇「騎牆派」的第三大黨泰自豪黨(Bhumjaithai Party)在第一時間退出聯合政府。事實上,其退出不僅是為了切割,也與早前為泰黨意圖改組內閣,想用「兩個部長職位換取內政部長」的提議有關。大權在握的內政部是泰自豪黨黨魁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的核心利益,這加深了聯盟內部的矛盾。如今執政聯盟的國會席次降至254席,距離過半門檻僅剩4席。
    若貝東丹最終被憲法法庭撤職,一場政治亂局怕是難以避免。根據法規,總理人選必須來自各黨在上次大選前提交的候選人名單。在歷經前總理賽塔(Srettha Thavisin)因任命案爭議下臺後,為泰黨人選僅剩曾任總檢察長與司法部長的猜卡森(Chaikasem Nitisiri)。其資深的法律背景與相對穩健的形象,被部分分析人士認為是緊張局勢下,各方勢力最可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
    然而,已退出政府的泰自豪黨黨魁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會不會也是一個潛在人選?其手握國會第三大黨的實力,若為泰黨政府最終垮臺,他很可能成為組建新聯盟的關鍵人物,甚至是妥協後的領導者。
    從眾議院的席次分布來看,任何穩定的多數聯盟,恐怕都難以繞開席次最多的前進黨(已改組為人民黨, People's Party)以及第二大的為泰黨。但前者可能因為基於其強烈反對軍方勢力及廢除俗稱「冒犯君主罪」的刑法112條的立場,無法與保守派政黨妥協。
    但近日,人民黨與泰自豪黨、人民國家力量黨等在野黨派首次召開會議,似乎也在尋求突破。若泰自豪黨與其他政黨願意承諾支持「修憲交由全民公投」的法案,人民黨或可考慮在不入閣的情況下,對其組建的政府提供「信任供給」(Confidence and Supply),即支持組閣,並在一些關鍵議案上支持政府,以換取自身長期的理念性利益。不過,對於目前民調高漲的人民黨來說,也已為重新大選做好準備,畢竟以現狀評估,其獲勝甚至單獨過半的可能性不低。
    故筆者認為,目前情況尚不穩定,為泰黨雖身陷囹圄,但仍手握執政資源與最後的總理牌,具備一定的主導性;泰自豪黨則試圖打造「在野大聯盟」,但各黨有各自的利益考量,整合難度不低。最終,若各方無法達成妥協,可能就會走向解散國會舉辦大選,屆時最大的獲利者將是人民黨。
    然而,在軍方失去參議院能參與組閣的制度性優勢後,若僵局無法化解,無法完全排除王室或軍方等外力直接介入、任命非民選總理的可能,而最壞的情況,也許就是軍事政變,屆時泰國恐將再次面臨民主倒退。

 

 

作者為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學生、臺北市青年諮詢委員會委員、第24屆政大學生會會長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