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奔騰思潮專欄】沒錯!我在這裡看見了這位享譽國際的臺灣漫畫家。週休期間,筆者因踏查文史景點來到山西省晉城的高平市。意外得知當地竟有座蔡志忠美術館,心想會不會巧合撞名,便興起了一探念頭。哈!果真是咱蔡大師專館無誤。
說起蔡志忠,筆者有著特殊情感,除了讀過不少漫畫之外,一來他出身彰化縣花壇鄉三家村,離我老家並不遠,我還有位國小同學要叫他舅舅。二來同是彰化高中畢業,1985年他獲選為「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筆者正唸高二,被訓導處找去當張貼慶賀海報的公差,情景仍歷歷在目。只可惜緣慳一面,反倒是在千里之外的山西相遇了。
這位國寶級漫畫家,創作生涯可分為幾階段:早期係以武俠漫畫為主;1971年後轉向動畫製作,參與了《老夫子》等知名動畫電影;1983年起,他以獨特的四格漫畫形式,創作了《大醉俠》、《莊子說》、《老子說》等作品,獲得市場廣大迴響。蔡志忠最為人稱道的便是參透深奧的諸子百家、佛經禪語、唐詩宋詞等古籍經典,再透過漫畫筆觸重新詮釋,風格洗鍊又清新有趣。其作品已被翻譯成49種語言,風行世界各國,總銷量少說也有四千萬冊,當代華人作家應無出其右者,因此對推廣中華文化貢獻卓著。和筆者年紀相仿的五六年級生,應該還記得他帶動的經典通俗化風潮,以及《自然的簫聲:莊子說》、《智者的低語:老子說》、《仁者的叮嚀:孔子說》等名著。
而這座蔡志忠美術館總佔地面積5.5萬平方米,總投資近新臺幣14億元,自2023年7月開工,歷時10個月修建而成。概分為主館區、藝術家工作室區、藝術展示區、環形展廊等,是一個以國學漫畫為主題,集文化旅遊、數位化演藝、主題式研學於一體的現代化展館,能讓造訪者以沉浸式體驗來感受蔡志忠漫畫的內容和意涵。該館系統性地展示蔡志忠歷年創作的317本畫稿,可謂最全面的作品收藏與展示中心。
但問題來了!彰化出身的蔡志忠可說和山西省半點關係也沒有,在此設館,豈不突兀?真要成立,也該是在講閩南語的福建省廈門或泉州吧?高平副市長告訴我,連大陸人也有這樣疑問,他有備而來地答道:因為中國大陸從中央到地方都在拚文創,為了營造區隔化,各省各市都想方設法地拿出靚麗名片。山西省正是中華文化發祥地之一,古時稱為晉。東周春秋時期「三家分晉」後,進入戰國時期,又變成韓、趙、魏三國的領地,《左傳》、《戰國策》、《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中的不少典故就發生在此。山西和中華文化的連結很深,可說隨手抓起一把泥土都可以擠出文明乳汁。而高平古稱長平,乃歷史名城,例如成語故事「紙上談兵」的發生地就在這裡,西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秦國大將白起即於此坑殺趙國將軍趙括率領的20萬降卒,仍有戰場遺跡。所以蔡志忠到山西設館可謂相得益彰,對雙方都值得慶賀,這才解開了我的困惑。
副市長接著說道,炎帝神農氏的故里也在這裡,當地已有炎帝陵,每年舉辦「問祖炎帝、尋根高平」文旅活動,就是一張城市名片。當得知蔡志忠近年旅居於杭州西湖畔,便前往懇談拜會,經多次溝通後,蔡大師非常慷慨地捐出親筆畫稿跟個人收藏來豐富典藏,開館後即成為城市文化新地標,讓高平又添了一張耀眼名片。尤其是2020年底通車的高鐵高平東站距離本館僅有1公里多,用走的也可到,更是加分。說著說著副市長興奮了起來,彷彿有挖到寶的感覺。
筆者造訪時正值週日下午,館內仍有一定人氣。由於風聞蔡大師當日將親臨,參觀者馬上組織起來,排成了長龍,居多的是大學和高中學生,現場買了他的漫畫和文創品,也有中年家長立即下訂畫作,等候簽名。蔡大師到場後,現已76高齡的他仍是牛仔帽、及肩長髪、白襯衫加卡其褲的熟悉造型,雖已顯蒼老但仍神情奕奕。在歡聲雷動中,他不厭其煩地幫大家逐一簽名,筆者和友人也恭逢其盛,一個多小時後才結束。
蔡志忠能在對岸大放異彩,受到尊崇,身為鄉親兼學弟的筆者自是欣慰與沾光。不過看看別人,想想自己,不免感慨再三。首先要佩服人家的建設遠景和執行魄力,其實1990年代起就有倡議在彰化成立蔡志忠數位漫畫創意園區的呼聲,但後來總是不了了之,反倒是30年後在山西實現了。再來,筆者的學生大多不知蔡志忠何許人了,反而對岸學子多半識得他,說來何其諷刺。一問之下才知他的漫畫是小時候的國學啟蒙讀本,以及中學傳統文化課程的輔助教材(註)。一位家長這樣跟我說,在漫畫仍被視為「不良讀物」的年代,蔡志忠作品是唯一可以買回家擺在書架上的漫畫。最後,則是中國大陸對於中華文化的重視程度值得臺灣正視。早年的中共政權破四舊、搞文革,被我們批評為破壞文化。可近年來大力復興文化,卻又被嘲笑是在搞統戰。以蔡志忠美術館為例,就算真有統戰這回事,也是臺灣漫畫家在統戰大陸讀者吧?
原地踏步並不會向前,而嘲笑別人更不會使自己進步。正如前輩學者的諍言,臺灣不重視中華文化,只是自己放棄和中國大陸合作、談判,甚至競爭、對抗的籌碼,豈可輕忽?豈可不慎?
註:《中國青年報》曾對北京市高中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有一半以上的學生知道蔡志忠,三分之一的學生對他的漫畫極感興趣並仔細閱讀。2013年9月,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首套漫畫版《中小學傳統文化課程教材》,即收錄蔡志忠漫畫中的260個故事,這也使得他的作品在學生群體中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
作者為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