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張若彤專欄】1.臺灣省警備總司令吳石?
二二八發生後,國防部長白崇禧奉命來臺宣慰,在出發前(1947/3/13)曾向蔣中正主席推薦了接任陳儀的臺灣省警備總司令。白崇禧所推薦的,就是 #吳石(如圖)。當然後來挑的是彭孟緝,他是中將,不像陳儀是上將,總司令部也變成了司令部。
以現在的公開的資訊來看,吳石就是二二八當年的四月在上海加入共產黨的,之後多次傳遞國軍佈防給共軍。卡在這個時間點,他做不做臺灣省警備總司令對後來歷史的進展就有些微妙影響。
當然歷史沒什麼好假設的,只是一個發想,如果二二八當時蔣中正真的讓吳石來臺任警備總司令,一個可能就是後來臺灣就直接完蛋,全臺的兵力都受共諜節制。但另一方面,由於後來吳石傳遞的情報對戰局有極其關鍵的影響,若他不在福建、不在參謀次長那個位置上,或許也沒有機會幹,大陸戰場,或許,也會有一些不同也未可知。
2.真假吳石?
一直有一個傳言:當年槍決的不是吳石本人。證據是死囚臨刑前的照片,右臉頰上有顆痣。當然還有一些疑點,就是所有死囚的臨刑照,應該都是正臉對鏡頭,吳石偏偏是側臉(其實只有微微側)。相關照片前些年也送去刑事鑑定過,但未能有結論。
1947年3月17日(二二八期間),吳石其實也跟著白崇禧的宣慰團來臺灣了。一行十四人,很多資料都寫了白崇禧、蔣經國、冷欣來,其實吳石當時就已經是中將局長,來臺的消息,報紙上都有寫出來的。
也因為吳石二二八時就來過臺灣,在臺也留下了許多照片,例如1947年3月22日在臺中,正好也是照右側臉,前排左一就是吳石,*左二較矮的是柯遠芬,左三最高大的是國防部長白崇禧,右一著西服的應該是黃朝琴。可見1950槍決的吳石,至少1947當時的確還沒有那顆痣,但髮際線倒是挺像的。
*按:感謝前輩指正,此人應該不是吳石,而是冷欣。原文我就不改、也不找其他相片了,總之這件事有人在質疑
順帶一提,拍照的是白克,後來也被槍決了。
3.臨刑前的大喊?
同案的朱楓(朱諶之),一說在臨刑前大喊「中國共產黨萬歲」,這個我不知真假,但實際上根據當時的審理資料,朱諶之也好、吳石也好,其實都已經服軟投降了,吳石是深自反省「失足之恨」,朱諶之則表示(還幾次表示)自從她回到定海之後「深悉共匪殘酷做法勢難成功」,大家並要求負責審理的蔣鼎文幫忙向蔣中正求情,蔣鼎文求情的結果是被蔣中正臭罵一頓,差點丟官,最後改記大過。
這事我是這樣看的,其實站在共產黨的立場,人家都已經冒著偌大風險送了那麼多有用的情報,這已經夠忠了,至於面臨生死關頭此人怎麼選,是要慷慨赴死還是要投降,這是人性,頂多就是去制裁一下倒戈的人(是的,兩邊都在搞暗殺,滅門的都有。後來的鹿窟事件中也有背叛者將遭血親連坐報復的說法)。
則為什麼我們還是看到許多臨刑前大喊的紀錄或傳聞?當然這裡面有真的,但也不乏捏造的。
重點也不在真假,而是真的有口述提到,初來台時分不清誰是地下黨誰不是的時候,就真的會一批人就拉出去,臨刑前大喊共產黨萬歲、唱國際歌的,那就是了,根本不用細審。
換句話說,這種臨刑前大喊的情節,是賦予了烈士形象很重要的手法,但另一方面又加速製造烈士。
我們陰暗一點講,上面或許更希望你直接成為烈士,你萬一被敵人發現又放了回來,我們更麻煩(認真)。
4.「國民黨要垮台了!」
間諜也有幾種類型,當然不乏為理想為主義為黨盡忠的,而真正有用的間諜往往都是雙面諜(看看韋小寶),當然也有身上掛弊案打算奔向新人生的,抗戰勝利後的漢奸追訴為何草草結束,就是中共以既往不究在收編這些馬上要被清算的人,很簡單的邏輯就是,要辦我的政權都沒了,我就自由了,而一個人犯罪是犯罪,十萬人犯罪就是十萬不穩份子了。
這些類型並不是固著的,而是隨時間流動的,當然還有一種,是為政權即將垮台做準備的。
吳石是哪一種,我不敢斷言,但在吳石案的案卷中有提到,就是幫吳石傳遞文件的那位,他辯稱自己不知自己長官吳石是地下黨,但他也說了,吳石曾對他說「國民黨要垮台了!我們另外還有好辦法⋯⋯」這句話吳石也承認了有說過,並表示「他應該了解我的意思」。
其實你說貪污多什麼的,是啦,當時你是中央政府,什麼貪瀆都算你的錯,但有沒有想過,很多人的貪瀆骨子裡是在趁著政權交替時上下其手。就像當兵新訓最後一天晚上、明天要移往新營區了,老兵都會善意提醒你要注意把錢包顧好,為什麼?你一早發現錢包不見了,你能怎樣?人都分散了,你要查也沒辦法查。我新訓時就遇到,提醒我的人是我那打過仗的老兵爸爸,離開當天早上果然一堆人的錢包都被偷,並在水溝裡找到錢包本人(錢當然沒了)。
政權更迭亦然。而一些人預期你會垮,所以去偷雞摸狗,結果你沒垮,他們為了駛得萬年船,也會設法讓你非垮不可。話說現在的臺灣那麼多無頭弊案,大家也要小心點。
越多人偷雞摸狗成功,越多人真的要你垮。
作者為《如是二二八》、《究竟二二八》作者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