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劉蕙苓/隔離日記2:戴耳塞才能睡的負壓病房

兩位全副防護裝備的年輕人把我帶上北醫二大樓七樓,護理師要我穿上防護鞋套才能進入「防疫病房」區。長長的走道,除了一間間病房外,護理站特別用玻璃圍起來,護理師與醫師各自低頭忙碌,四下安靜無聲。
    我被安排住進了211病房,是間雙人房改裝的。護士照例為我抽血、量體溫(37.9)、在我的左手埋上軟針,方便日後打點滴。隨後給了我一些住院用品,「我們這裡比較吵,所以有耳塞,也許你晚上會用得到」。
    這時,疲累不堪的我才注意到,病房裡的空調機轟轟作響,而我的床正好在這機器的旁邊!「它不能調整,很抱歉,每一間都是這樣喔!」護理師再度笑著提醒我,她的微笑帶著一絲同情。
    我上網查了資料,負壓病房是每間獨立空調,利用負壓使空氣透過排氣大於進氣的設計,讓夾雜病毒飛沫的空氣排出,再透過濾箱等設備殺菌,將沒有病毒的空氣排放到外部。所以,冷氣廣告的「安靜無聲」在這裡完全不適用!
    這個夜裡,像極了房外不斷有人發動機車的聲音般(較低音頻),轟轟轟⋯⋯果真,我生平第一次戴上耳塞睡覺,夜裡翻身要把壓在枕頭這一側的耳塞拿掉,才能睡得平穩!但那轟轟轟的聲響,依然大到讓我似睡似醒,一夜無好眠!
    我要這樣在這裡渡過三十天嗎?對於睡眠品質很不好的我來說,是折磨!
    清晨六點天亮了,睡在靠窗卻沒有窗簾的病床,天光把我「照」醒了!這真不是夢,我正躺在轟轟轟的負壓病房內隔離,血壓飆高180、心跳加速100,身體疲累但睡不著!
    在黯淡的時刻,找到前進的光線,才能照亮路途。我開始幫自己心理建設:既然要在這裡久住,那就把它打造得適合人居吧!
    我列了一些必須品清單,請好友送來。無線小喇叭成日播送詩歌和輕音樂,讓我可以解除對轟轟轟的焦慮;電腦讓我可以上網、做點雜事;衣架讓我可以每天洗掛內衣褲,保持乾淨,床旁的點滴架成了我的「衣桿架」!乾糧和最愛的波蘿麵包、學生曉筠送來的巧克力可以讓我有點小確幸,酒精可以讓我每天把自己的環境消毒乾淨!
    最麻煩的事兒來了,病房不能使用吹風機,怎麼洗頭?「我們都鼓勵病人用乾洗頭」護理師還是那一抹淡淡的微笑。這輩子除了做月子之外,我還真沒有一個月不洗頭的情況⋯⋯。
    對於氣管過敏、正在咳嗽的我來說,溫水很重要!夜班護理師笑著說:「我們這裡沒有熱水!」隨即優雅地脫去手套,轉身離去!怎麼辦?怎麼辦?!
    我透過LINE向教會小組長鳳志哥求救,第二天他送了兩個熱水壺裡頭裝滿五百cc的熱水,我非常節省地對著曠泉水喝,還可以在下午有個快樂的COFFEE TIME。
    住院三天,我總共「收集」了四個熱水壺,最後護理師看不下去了,對我說:「叫你家人不要再送了,東西送來不能再送出去,到出院時你的空床上會擺滿水壺,我明天幫你拿熱水進來!」我心裡暗叫「耶~」
    有了熱水可以緩解咳嗽、有了小喇叭可以對付轟轟轟,我覺得自己可以在這裡「住」下來了!原來,人的慾望可以這麼小,這麼容易被滿足!因為,如果在此時當下找不到滿足的支撐,很難耐住紛雜的思緒,讓自己在這裡「長住」,繼續等待未知的結果。
    PS:沒看「隔離日記1」的朋友別緊張,我3月28日二採陰解隔離了!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