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衛星當飛彈」所揭露的問題!

    【聚傳媒程富陽專欄】前(9)日下午3時18分,應該是近年來,讓台灣地區全體百姓最感「震耳欲聾」的一個時段,無論你是身在山上野營,還是刻在海上行舟;不管您是正在路上行走,還是穩坐車上打盹;不論您是正常於職場上班,抑或適逢家中休憩;總之當下,您只要是還在中華民國台灣的領土上,那就必然會聽到一陣陣如穿雲裂石,響遏行雲的急促鈴聲,而且這刺耳的鈴聲,都恰巧發自您身上攜帶的手機上,任誰也躲不了它魔音傳腦的傳遞,著實陡讓人悚然一驚。
         沒錯,這起「唬憾」人心的聲音,正是由我們國防部所發出的國家級警報,其內容是:「中國於15時03分發射衛星飛越台灣南部上空,請民眾注意安全。」然而,令人駭然的是,在下方的英文訊息卻是「Missile flyover Taiwan airspace」(飛彈經過台灣空域),文字使用的竟是Missile(飛彈;導彈),而非Satellite(衛星),讓許多人認識這兩字區別的人,倏然起自一股內心的不安;難道老共又要趁我們島內選舉之際,以飛彈威脅來介入我們即將登場的選舉嗎?
         以中共介入選舉藉口,企圖左右台灣選情的「奧步」,向來是民進黨的拿手好戲,這已是全民皆曉的事情,但因歷次選舉都證明此方法有效,該黨自因屢試不爽而愈形食髓知味;這次索性把對岸的衛星發射,以一字之別,頓時將科技升空轉化為飛彈威嚇,讓全島瞬間陷入危機四伏氛圍,可說是其對全民防禦的另闢蹊徑,讓人不禁啞然失笑。
         此等把衛星發射當導彈飛越的手段,正是西方《伊索寓言》「狼來了!」的直接複製版,更是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筆下《一九八四》那部反烏托邦小說《一九八四》的內容重現;只是這部探討黨和政府為掌握權力的持續,不惜以虛構的外在戰爭威脅情節,來轉移內部貪污腐敗問題,以轉化內部人民的團結與支持,原是暗喻專制極權統治的情節;但如今,此現象竟全面移植到自詡為民主國家的台灣,真是既諷刺又矛盾。
         雖然國防部在當日晚間已緊急宣布此事件,只是文宣誤植而已,但全民豈是笨蛋,自然不會為這一紙聲明而買單;而這次「把衛星當飛彈」的錯誤,到底僅是一樁「烏龍」事件,還是有意為之的「謀略」,我想老百姓自是心知肚明,但這事件所揭露的背後隱藏問題,實更值得我們關注:
         第一,企圖以非法謀略取勝的行徑。此次選戰現況,似呈膠著與白熱化情境,尤其2號的賴蕭配及3號的侯康配,已形成拉鋸戰。雖說「狹路相逢勇者勝」,但顯然有非勇者欲以謀略取勝,2020年的大選及韓國瑜的高雄市長罷免案,迄今都仍存在「作票疑雲」,此實非民主現象;若這次「把衛星當飛彈」之舉,並非僅僅只是國防部所聲明的誤植所致,那背後所潛藏的意涵與影武者,就都非常讓人擔憂,無論政府或選民,皆需拿出方法與措施,以防微杜漸。
         第二,操作「認知作戰」以模糊施政無能舉措。此次選舉,民進黨雖夾執政優勢,而在選舉初期稍佔上風,但因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近期爆出一連串如「南鐵東移事件」、「賴皮寮事件」及「私生兒事件」,讓其操守及清廉形象,皆蒙上陰影;而濫改「課綱」與無力解決兩岸服貿問題,更讓台灣在文化、經濟上,皆陷入雙重困境,使該黨選情趨向不利;而相對的3號侯康配,卻頻頻在兩岸政策上,提出穩健可行的發展願景,更讓其備受壓力,於是操作「認知作戰」以模糊施政無能的舉措,似乎是民進黨在選前的唯一「撒手鐧」,全民不可不慎,不可不防。
         第三,巧用政策改變選情的變相行為。近期民進黨就屢以軍公教調薪後的提早發放之假新聞,企圖干擾行政中立之實;又如中選會宣布禁止投票所內外30公尺不得錄影、監控他人投票之行為,表面是維持投票秩序,但是否淪為限制合法,徒讓執政者掌控「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非法行徑,實值得在野黨及全民起而監督,方不至使民主淪為笑柄。
         事實上,根據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在當天(9)就指出,搭載衛星的這枚火箭,根本沒經過台灣上空。人家大陸在1月5日早就針對第一級火箭推進器下落危險區,由昆明飛航情報區以A0034/24編號,發布NOTAM(飛航安全通報),其相關全文與危險區域資訊都非常清楚,我們這套自導自演的「飛彈過台灣」,其實只是一場為政治服務,配合選舉操作的鬧劇罷了。
          孫子兵法《地形篇》有曰:「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曰崩;將弱不嚴,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從今年的選戰現況,及此次國防部誤「把衛星當飛彈」所揭露的問題,顯然在於執政者遇事易怒易慌,民眾不服,而成「崩勢」;國家主事者習慣「錯把杭州當汴州」,胡亂配置兵力,讓官兵無措,而成「亂局」。
         基此,我們小老百姓,也只能循民主常規,在這次的選舉中,用我們手中的這張選票,來個一役以畢之,一舉把貪瀆政權,招致國家安全險境的政黨拉下台,才是民主之福,人民之幸。

 


作者為退役上校,目前為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照片來源:簡訊截圖。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