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取自總統府官方網站
【聚傳媒奔騰思潮專欄】美國總統川普強調在當前的世界貿易秩序之下,許多國家都佔了美國的便宜,因此美國要藉由提高關稅來重新談判;他更聲稱宣布提高關稅的這天是解放日。
川普總統曾經強調關稅提高10%是下限,美國財政部長也指出各國如果反擊,就會提高更多關稅。目前反擊最強烈的就是中國,而美國強調要對中國施加的關稅,已經從145%調高到245%。事實上,先前145%的關稅,就形同宣布停止雙方貿易了,後續再追加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美國先前也宣布對臺灣的關稅提高為32%。但是相較於中國大陸反擊美國的不假辭色,賴清德總統則是主張要組成投資美國隊,希望爭取臺美之間互相採取0關稅,並且要擴大對美國採購及投資。
按照賴清德總統的主張,臺美關稅談判的結果基本上已經可以預知,臺灣應該會增加國防支出、提高對美軍購及能源等其他採購,並且擴大對美國的半導體設廠投資。至於具體增加或提高的額度,這要看雙方在談判桌上的拉鋸。
目前各方估計,臺灣可以接受的最理想談判結果,是美國對臺灣只提高關稅10%,低於這個數字,就是談判大勝;高於這個數字則是小輸。
問題在於,臺灣付出的代價是什麼?提高國防預算到什麼程度?採購美國能源及其他物品又到什麼程度?這些大致上都還算是可控的因素,也是觀察的重點。
先前美國在台協會(AIT)在3月10日已經公開表態,美國願意提供臺灣核能與瓦斯等能源。行政院長卓榮泰第一時間就回應,表示不排除核能。環境部長彭啟明在4月16日公開指出:從國家安全和能源安全的角度來看,核能應該要留下。由此來看,政府未來宣布與美國合作重啟核能,已有跡象。
除了這些枱面上已經看得到的籌碼之外,還有不可控的風險。川普總統公開表示,他注意到中國正在加強跟金磚國家以及越南等國家的貿易合作。如果要反制,美國政府也可能希望臺灣降低兩岸的貿易來往,甚至要求臺灣與美國一起向中國大陸提高關稅,以加強圍堵中國大陸、同時也是報復中國對美國的關稅反擊。
如果美國真的提出要求,也就是希望臺灣不只組成「臺灣投資美國隊」,而是更要跟美國一起組成更緊密的「提高中國關稅隊」,臺灣將如何因應?畢竟兩岸貿易總額雖然近幾年逐漸下降,但目前仍佔了臺灣對外貿易總額的將近三成。
聽起來或許難以想像,但並非不可能發生,畢竟川普總統帶領下的美國跟中國的關稅之戰,已經越演越烈。對川普總統來講,他多次公開表示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州、以及要購買或甚至不排除動用武力以併吞格陵蘭;相較於此,要求臺灣跟美國一起提高中國關稅,似乎就不是那麼不可思議了。
天佑臺灣,讓我們期待佳音。希望臺美關稅談判都在賴總統的盤算之內,不會出現太不可控的要求。
作者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歷史小說作家、曾任富邦金控獨立董事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