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臺平》賴總統莫做亡國之君

照片取自賴總統臉書

【聚傳媒劉臺平評論】明朝崇禎帝上吊前怒斥群臣:朕非亡國之君,爾等皆是亡國之臣。

亡國前,他把國庫全充軍費,全力剿匪,卻不知道飢民就是餓極了才淪為匪類。

他愛民如子卻吝於救濟,結果他的江山被他最深愛的子民給推翻了。

崇禎帝不是個昏君,但是卻斷送了他朱家兩百七十多年的江山,有他自己性格上的原因,也有外在局勢的誤判。

他剛愎自用,刻薄寡恩,急功近利,親小遠賢,權力在手肆意妄為。

實際上,他性格缺陷造成了猜忌多疑,優柔寡斷,虛榮心強卻專橫殘暴,終於導致他在軍國大事上決策失誤,措置失當,非但無助朝政,反而加速它的敗亡。

當時朝廷最重要的是救濟流離失所的災民,因為天災人禍,老百姓已一無所有,適時的救濟可讓飢民留在家裡,不會挺而走險,加入流民大軍,四處打家劫舍,成為流寇,造成朝廷心腹大患。

崇禎帝堅信剿滅流寇比救濟流民重要,他再三許諾子民,平定內亂後一定減免稅賦,與民休息,結果流寇越剿越多,飢民得不到救助,米缸裡已沒米了,出外討飯,加入流民行列,跟著李自成還能吃上口飯,飢民加上餓兵匯成一股大流,最後兵匪一家,一起造朝廷的反,崇禎自己也走上上吊的絕路。

台灣近幾年來天災人禍不斷,物價高漲,貧富懸殊,問題嚴重,外在經濟因素不利,以致生計雪上加霜,底層人民如同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亟待政府的救助。

然而,賴清德總統未能先安內再攘外,對國內的民生問題毫不重視,念茲在茲的是抗中保台,賴總統不願發放一萬元,認為區區淺數對家計無足輕重,卻熱衷於搞大罷免,對中國搞大對抗,本末倒置一如崇禎。

明朝外敵後金與內亂流寇,原本只是癬疥之害,但崇禎聽信主戰派的意見,對外患內亂都

採取強硬態度,兩面出擊,主張內外皆休的主和派都遭到罷斥,以致國力耗竭走上亡國之路。

台灣如今內憂外患不斷,賴總統理應對外理智因應,以和為貴,對內朝野休兵,糾正錯誤的政策,停止內耗,如此一致對外,或者可以化險為夷,走上和平共存,兩岸雙贏的康莊大道,否則,一意孤行,內外亂鬥,把前人好不容易累積的一點家業敗的精光,崇禎的覆轍必會重現。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出版多本著作

 

●評論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