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化鵬》高山流水遇知音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左化鵬專欄】荊楚大地饒富文化底蘊,連一條馬路,都能讓人發思古之幽情。
    日前,由漢陽到宜昌,途經琴台大道,琴台名字清雅如風,不遠處還有地鐵6號琴台站,我彷彿被這地名牽引進入一則流傳千古的故事。
    春秋時期,一名琴師俞伯牙來到此處涼亭撫琴,一名樵夫鍾子期也來到涼亭歇腳。
    琴聲悠揚,當音符拔地而起,鍾子期讚嘆道:巍巍乎若泰山。琴聲緩緩流洩,鍾子期應聲讚嘆:洋洋兮若江河。只要俞伯牙心念一動,琴聲一變,鍾子期便得知其意。
    伯牙撫琴畢,心中激動不已,琴師知道眼前的樵夫是知音,生命中能遇見一知音,是多麼難得。 
    他們互通姓名住址。可惜當年沒有Line、沒有Facebook、沒有微信,不能時常聯絡,他們相約隔年此時再見。一年過去了,伯牙依約而至,可是久候不見故人。伯牙千里尋訪,才知道子期已因病去世了。
    天地茫茫,世上再無知音,伯牙抱琴良久,終於悲痛的摔破琴身,挑斷琴弦,終生不再撫琴。因為世上再無人能懂他心裡那座山、那條江。
    這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淒美故事流傳千載,「呂氏春秋」就記載了這則故事。
    浮想聯翩,不知不覺車窗外已見秭歸山影。秭歸,是楚國大夫屈原的故里,也是漢朝美女王昭君的故鄉。我將在此處碼頭搭船溯江而上進入長江三峽。琴師和樵夫的身影漸遠,古往今來的悲歡離合,都將被江風輕輕捲起,又輕輕放下。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