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衡》台灣軍購:搶票成功,開演失蹤

照片為F-16V Block 70戰鬥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供

【聚傳媒李宗衡專欄】台灣軍購舞台劇開場,官網一開,心跳一百;點下確認,搶票成功。兩天後通知:「軍購延期,簽約不退。」熟悉的劇情又上演了;台灣早已習慣了每次對美軍購,被迫付了天價款項,卻遲遲不到貨,像雲霄飛車卡在軌道最高點,進退維谷,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明明開了頭,卻不知何時是盡頭。

 

66架F‑16V不能確定交付時間,成了舞臺上的神秘主角;M1A2T 坦克已交付第一批,彷彿配角偷偷排練;昂貴又不確定好用的愛國者飛彈還在搞曖昧,連臨時演員都不算。每一次簽約都是賭注,每一個承諾都像空包彈。

 

美國客服語氣溫柔:「台灣是我們堅定的夥伴,我們正努力趕工。」這叫戰略節奏、外交平衡、供應鏈調度——總之不管叫什麼,就是沒飛機。說好的「嚇阻力量」變「等待力量」;「自由防線」成「延遲上線」。一年又一年,結果只有「預購未取」四個字最誠實。

 

民進黨「自主國防、全民護航!」台上講得頭頭是道,台下觀眾卻感覺語無倫次。國民黨「依美不保?你我守護!」嘴上急得像導彈,行動慢得像老牛。藍綠合唱一首《和平的幻想》,每一次喊得響亮,台下觀眾只能翻白眼。握票無奈,口號密集,官員報告流程順暢,人民刷卡買保險,花大錢買心安,只有等到出事才清楚能不能理賠。安全感成空轉。

 

美方懂我們焦慮,但更懂生意。烏克蘭插隊、以色列加塞,我們在門口拿號碼牌,刷卡成功卻看不到舞台。軍火市場沒有友情,有人說這是「地緣政治現實」,其實更像「詐騙藝術」——每次都說「快開演了」,卻停留在預告片。

 

外交信任,就像那張不退票的舞臺劇;時間久了,座位變成笑話。有人開始懷疑,這場秀會不會根本不存在?有人仍抱希望,覺得「下一季就會開演」;只要那句「美國挺台灣」還有人信,舞台燈就不會全暗。

 

這場預購秀的癲狂,不在價格標錯,而在劇本永遠重寫。預算像水龍頭,轉開嘩啦啦;到貨像空投,準不準看天氣。立法院質詢成脫口秀,委員問「何時到貨」,官員答「正在努力」,全場鼓掌——因為掌聲不用驗收。

 

軍購合約簽得比結婚證書還厚,保密條款比離婚協議還嚴,違約金?不存在!只有「戰略耐心」四個字,貼在每一封延期信上。每次台北表忠心,華府微笑點頭,然後繼續延遲出貨。

 

天價軍購秀的荒謬,不只在延期,更在制度漏洞、政治秀場。每一次簽約,觀眾都在台下刷票、握票、焦急等待。政策像劇本,改稿比上演快。每一次報導都是表演,每一次延遲都是笑話。

 

觀眾清楚:這是一場政治演出,不是演唱會,也不是舞臺劇,而是比誰嘴炮快、誰票多、誰掌握空白承諾。每一次倒數都像跨年,最後幾秒停格,焦慮和無奈凝固在空氣裡,履約永遠慢鏡頭。

 

我們不怕敵人來敲門,

最怕買了門票不開門。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