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衡》政治學說故事:政客篇《笑‧棉裡針》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李宗衡專欄】

副標:政治人物形象操作與權力呈現

 

編按:觀察者角色設定

阿公:選舉時愛站遠遠看候選人掃街。他說自己「不是專家,只是看久了,知道什麼是真誠、什麼是裝的」。

阿婆:嘴快心軟,看事情敏銳又敢講。她最喜歡「看人怎麼說,不如看人怎麼做」。評論候選人像在看連續劇。

 

阿公坐在客廳,盯著電視上滿臉笑意的候選人,像在審視一件加工過度的工藝品;阿婆翻著宣傳單,忍不住嘆口氣:「現在的笑,都被訓練到像課本附的範例。」

 

阿公輕聲說:「笑得太完美,就像包著針的棉。軟,是假象;刺,是本質。」

阿婆點頭:「笑若是自然,那叫親切;笑若是設計,那叫策略。差別就在有沒有要我們放下戒心,好讓他們伸手伸進來。」

 

德國政治社會學大師馬克斯.韋伯(Max Weber,1864–1920)在其權威類型與領導理論中指出,政治領袖的合法性並非只靠制度或成績,也可由「魅力型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支撐一種建立在形象、情感、象徵力量上的支配形式,往往比法律與官僚更能駕馭群眾。韋伯的影子在每一個微笑後面。

 

阿公將遙控器放下,說得直白:「魅力啊,就是讓人不問內容,只看那個笑臉就覺得『他可靠』。這種信任,最危險。」

阿婆補刀:「魅力越強,問問題的人就越少。政治人物知道這一點,所以笑容越練越精準,脆弱、真誠、可親,什麼表情都能生產。」

 

韋伯曾警告,魅力型領袖往往仰賴「情緒認同」建立權威,而非理性審查。這種領袖的力量大多源自群眾的渴望;渴望被拯救、被理解、被帶領。

 

棉裡針的關鍵就在這裡:魅力使領袖看起來柔軟,但落在政治結構上卻可能非常鋒利。

 

阿公嘆道:「笑容看起來是親切,其實是征服。笑得越溫暖,群眾越容易相信;相信越深,權力越穩。」

阿婆補一句:「他們笑得像朋友,你卻忘了他是要你的票、你的信任、你的同意。這才是真正的支配。」

 

韋伯說過,魅力是最容易崩壞,也最容易被濫用的權威。」棉裡針,是被魅力包裹的權力。報紙上候選人握手、揮手,笑得像光線會從牙縫透出來。

 

阿婆盯著照片:「這看似溫柔,實際是訊號:『我值得你信任』。

阿公點點頭:「魅力會讓人忽略問題;笑容會取代檢驗。這就是棉裡針的效應;軟的地方藏硬的力量。」

阿婆喝口茶:「棉裡針真正可怕的,不是被刺,而是你在被刺之前,全是心甘情願。」

 

電視裡的候選人依舊笑得亮麗,像一台不會停機的魅力機器。阿公直視螢幕:「笑容是道具,魅力是包裝,權力才是目的。」

 

阿婆收起宣傳單:「所以啊,看政治人物,別只看笑,看笑後面的支配意圖,才不會被針扎得沒感覺。」

 

棉裡針不是損人,而是提醒:越柔軟的地方,越要小心藏著鋒銳。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