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善彥》高市早苗瞬間砸毀安倍晉三用心良苦之作(奔騰思潮)

照片取自日本首相官邸
    【聚傳媒奔騰思潮專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於11月7日在眾院預算委員會上之答辯時表示:若使用戰艦,並伴隨著武力行使,本人認為這毫無疑問是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生存危機事態)」的案例。日本歷屆首相都避免明確表態,而高市是首位明確提及「臺灣有事」有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的。高市此番言論立刻引起北京方面的極大反彈,日本與中國大陸間的緊張急速升溫。
    從結論來説,高市不可能認錯撤回發言,陸方也不可能退讓或妥協。美國總統川普目前選擇與習近平交涉,因此不太可能表態偏袒高市,除非日方向中共做出清楚的交代,但會危及高市政權存在,如此日中間的僵局將持續下去。
    陸方已發布赴日旅遊風險警告,透過讓訪日陸客縮減的方式,給日方造成壓力。不止如此,麻煩的是,看起來北京政府已下定決心,不惜任何代價,將來會陸續祭出對日貿易,以及經濟和文化交流方面的各種管制。儘管日方努力降低對華經貿依賴的程度,但陸產稀土至今仍占日本進口量約七成,重稀土更超過九成。若陸方擴大管制,將直接打擊汽車、電子等重要產業。以目前日中貿易的結構來看,日方需要大陸的程度高於陸方有求於日方,日方很難避開巨大損失。還有,陸方很有可能持續推出「琉球地位未定論(質疑日本對沖繩主權的正當性)」等種種論述之方式,讓日方感到極不舒服。另外不幸的是,中共是擁有強大動員機制的巨大戰鬥機器,它非常擅於鬥爭,特別是持久戰式的長期鬥爭,它沒看到敵方確定屈服前,會纏鬥幾年不讓敵方喘氣的。
    日前有一則傳聞說在特別國會會議結束後,高市計劃突訪靖國神社,估計時間點為12月26日。陸方雖然口頭上大駡一番,但很有可能其内心暗盼高市參拜靖國,如此能夠加深日本國内的分裂和混亂的同時,在國際社會上讓日本進一步孤立,也可以加強陸方對日本的報復性制裁之正當性。
    也許高市當初覺得說得很坦白直率,也以為能討好她的選民,但高市的多嘴,摧毀前首相故安倍晉三他們小心翼翼地建構的《安全保障相關法》之架構。2015年,安倍政權為了讓該法成立,從頭到尾絕口不提自衛隊能與美軍(自衛隊配合美軍)行使集體自衛權之範圍,以及所設想的國家或地區。這一切設想均是為了讓它產生實際威懾效果。本人過去在兩岸各地交流或採訪相關人士時,雙方都提到「不敢確定美軍要否介入」的觀點。如此留著模糊曖昧的空間,才能產生實際的威懾之效果。前首相石破茂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批評高市的答辯形同宣布「臺灣有事,日本有事」,打破日本歷屆政府保持模糊的立場。此次,高市啟口大談日本如何介入臺海危機,等於自己主動亮出底牌,將來萬一真的發生危機時,很有可能使日本自衛隊動的選擇反而受限。看似高市真的搞砸了。
    高市的此番言論曝露她們根本都不理解日本隨便碰觸「臺灣問題」之嚴重性。據朝日電視的報道,高市親信透露:「中方的反應強度高的異常,其實高市並不想與中國挑事」。高市親信還強調高市正試圖冷靜地朝著降溫方向處理問題云云。若這些說法屬實,那麼高市和周邊人士不是對中國一無所知,就是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天真程度,或者兩者皆是。
    戰後日本的許多政治人物,大致上都理解「臺灣問題」的本質。這與他們親身經歷過戰前到戰後的歷史有關。他們清楚地知道日本在戰敗前於亞洲各國幹過什麼,不論是否反省、是否承認罪責,他們至少是「知道」的。前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曾說過:「只要經歷過戰爭的世代還在社會核心,日本就能安穩;等不再由他們主導時就會變得危險」。如今距離戰敗已八十年,日本確實正朝著田中所擔憂的方向發展。
    中共的外交可算富有彈性,但一旦涉及到包括「臺灣問題」在内的領土主權的原則性問題,絕不能期待任何形式的退讓或妥協。因為有歷史淵源,陸方特別忌諱日本不管用何名義或形式干預「臺灣問題」。這並不非因為習近平強勢等因素,而是基於包括中共在内的多數中國人之歷史記憶和認知有關。此次高市的言論,等於害日方踩到陸方經營日中關係上最在乎的紅線,要陸方息怒是不可能的。
    高市也許似領悟到整個情勢大不妙,開始試圖退縮她的言論。高市在10日的答辯中重申,她的聲明符合政府的既定立場,因此不會收回。同時還稱:今後不再對具體個案發表評論,也無意將自己的聲明作為政府的統一見解。這些前後矛盾的言辭呈現高市一方面不甘示弱,但找不到臺階可下,只好把自己的言論當作「非政府統一見解」就罷了。另外,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於11日的記者會上透露:針對來自北京方面的抗議,日方向陸方解釋說明高市在國會答辯内容分之要旨。同時強調:臺海的和平與穩定,對日本的安保及國際社會的和平都極為重要,木原還説:日本始終期待以對話方式和平解決問題。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訪華,就高市「臺灣有事」說與陸方溝通,金井與大陸外交部亞洲局長劉勁松等人會談,根據報道,金井向陸方說明,日本政府主張臺海和平與穩定很重要的既有立場並未改變。這一連串的言行所顯示,日方目前無意繼續鬧大。
    陸方全面動員黨國喉舌、外交部、國防部一個接一個地發表十分強硬聲明:認為高市的言論嚴重違反「一中」原則,批評其為「干涉內政」等。日媒或許為了轉移焦點,連日在陸方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社群媒體X上發文寫道「只能把這骯髒的脖子砍掉」的議題上大作文章。薛的用詞過度激烈,明顯失去外交上的禮節,對此日方當然可以提出抗議。部分政客要求日本政府將薛列為「不受歡迎人物」要求驅逐他。據傳薛的任期差不多到了,遲早會被調走。屆時日方少了一個料可炒。無論如何,此次先出重手的是高市,而不是陸方,修理大陸外交官,或者嘲笑對方愚魯,也改變不了高市搞砸的事實,因此日方始終處於被動的狀態。
    根據ANN(以朝日電視為核心的新聞聯播網)於11月17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若臺灣周邊發生中國與美國之間的武力衝突,是否擔心日本會被捲入?會:77%/不會:14%。
    關於日本是否應基於集體自衛權採取武力行動?沒有必要:48%/有必要:33%。
    對高市內閣正在研議的新經濟對策是否抱有期待?抱有期待:55%/不抱期待:43%。
    高市內閣的支持率為67.5%,較上月上升了8.8個百分點。
    擔心日本可能被捲入「臺灣有事」的受訪者高達77%,但同時有48%的受訪者認為集體自衛權之武力行使是沒有必要的,這個結果似乎突顯了一般日人「現實認知」與「行動選擇」之間的巨大落差。不管真實的,或者虛擬的,當社會的危機意識被喚起時,現任統治者或執政黨的支持率通常會上升,因此高市內閣支持率現階段上升是理所當然的現象。問題在於這種狀態能持續多久。目前很難想像日本具有長期維持緊張狀態所需的條件和能力。高市政權的考驗才正要開始。安全保障的本質並非「做或不做」,而是「如何準備才能避免去做」。國人的理解和討論之深化,將成為支撐政府做出冷靜判斷的基石。現在正是放下情緒、理性思考的時候。

 

作者為旅臺資深日本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