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人民海軍】微信公眾號截圖
【聚傳媒張競評論】解放軍海軍透過【人民海軍】微信公眾號,以「中美兩軍舉行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工作小組會議和年度會晤」為題,針對雙方在本(11)月18日至20日於夏威夷,召開《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工作小組會議和年度會晤》對話活動發佈新聞稿;隨後新華社依據【人民海軍】微信公眾號該份新聞稿內容,轉發成新聞報導通稿。
隨後各方媒體均依據新華社新聞通稿內容,開始轉發報導此項軍事工作階層對話活動;但在此必須指出,早在11月20日(夏威夷當地時間/中原標準時間已經是11月21日)美軍印太指揮部已在該項對話結束後,就立即以“The United States lndo-Pacific Command hosted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y for the semi-annual Military Maritime Consultative Agreement Working Group and Plenary“為題發佈新聞稿;但顯然未能獲得媒體關注,基本上並無任何國際或是美國媒體,依據美軍印太指揮部新聞稿跟進報導。觀察各方媒體報導狀況以及雙方新聞發佈規格與內容,吾人可歸結下述結論;首先是解放軍為能與美軍印太指揮部相互對等匹配,因此刻意調整規格,透過【人民海軍】微信公眾號發佈新聞稿。
其次要指出,雙方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工作小組會議和年度會晤對話活動,就美軍所負責幕僚單位與對話代表成員編組觀察,都是跨越個別軍種之聯合參謀編組;儘管解放軍是由【人民海軍】微信公眾號發佈新聞稿,但實際業管本項對話機制與對話代表編組,向來亦是跨越各個軍種,並由不同業管聯參幕僚所組成,因此千萬不要誤判成為解放軍海軍單一軍種所完全主導之軍種性軍事對話外交活動。
再者就是基於解放軍與美軍在海、空域相互遭遇,所涉兵力跨越多個軍種,同時範圍亦超過單一戰區,除涉及北部、東部以及南部三個戰區外,還有可能是海軍特遣編隊在國際公海與他國水域,與美軍機艦遭遇相互過招,所以責由解放軍海軍負責發佈本項活動新聞稿,並非暗示此項對話活動,完全是由解放軍海軍統籌其事。
此外就要說明為何美軍印太指揮部率先發佈新聞稿,但卻沒有獲得各方媒體青睞,立刻就跟進報導?反而是由解放軍海軍【人民海軍】微信公眾號得到關注,立刻就激發並帶動媒體報導跟進熱潮呢?基本上原因有下列三點:第一是因為美軍印太司令部發稿時間,未能配合媒體作業脈動,再加上夏威夷與美國本土時差關係,儘管在夏威夷當地時間11月20日星期四晚上,還不算是會讓人感覺到是“Friday news dump”,但是時間點就是沒有踏上鼓點。
第二就是因為美軍印太指揮部新聞稿內容,實在是超級平淡乏味到要以“banality”加以定位地步;對新聞工作者來說,實在沒有什麼炒作空間。相對於【人民海軍】微信公眾號所發佈新聞稿來說,不但詳細說明會議議程與對話內容,而且還有明顯政治表態,重申政策立場;其中”並就2026年工作小組會議議題交換了意見。“更是直接暗示雙方後續明年還有戲唱。字裡行間提供媒體與評論者很多說文解字發揮空間,自然就會激起各方媒體跟進報導。
第三就是要歸功於新華社轉發報導;平心而論,各方媒體追蹤鎖定【人民海軍】微信公眾號,畢竟數量不會太多,但當其所發新聞稿成為新華社所轉發新聞通稿後,能夠產生媒體跟進報導之漣波效應,那就完全不能忽視囉!畢竟新華社是關鍵喉舌媒體,各項報導都有政策暗示,其報導重要性不容忽視。
最後就要強調,臺北政壇綠營國安高層與執政團對,天天對著臺灣鄉親,以反覆唸咒模式去指控多個對象在對臺實施認知戰,但卻很少御用學者認真去解析過,為何某些新聞訊息傳播力道如此強勁,但綠營媒體對某些刻意要推銷訊息,儘管聲嘶力竭賣命演出,但卻收不到預期社會效應呢?在此講話就點到為止,國王沒穿新衣在街上遊蕩,就讓這些丑劇繼續演下去吧!
作者為英國博士、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國軍艦長
●評論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