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朱國珍》18歲「小壯丁」成長記之二十一

    轉眼間,我家小壯丁現在已經是大學一年級新生,回想過去十八年來照顧他吃喝拉撒睡的生活,我突然想到,他好像從來沒在家裡寫過功課。至少,我好像從來沒教過他任何功課。
    這並不是因為他在接受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生涯裡,每天放學就去安親班或補習班報到而在外面寫完功課。
    事實上,我始終很堅持孩子必須回家吃晚飯。這個習慣一直維持到他高二,學校規定周一到周四要留校晚自習為止。然後他回到家還是沒功課。
    念小學的時候沒功課也就算了,反正我們念的是山上的特色小學,所謂特色,並不是一班只有十三個人,而是這所學校的理念是個把抓蟲爬樹看得比死背教科書還重要的國民小學。
    我不知道老師和其他家長是不是這樣認為,至少我是這麼覺得。也因此,從前小壯丁小學放學回家,我就帶他繼續去爬山、打球、玩泥巴。
    念了國中之後,理所當然有愈來愈多的功課,我也經常在朋友的臉書上看到其他媽媽發牢騷,為了做功課,經常陪孩子熬夜到深夜十一點。
    但是當我問小壯丁:「要不要寫功課?」他總是千篇一律回答我:「在學校都寫完了。」「有沒有要複習的功課?」我繼續問。「也在學校複習完了。」小壯丁說。
    我抬頭看著牆上的時鐘,現在才晚上七點多,我們剛剛吃完晚餐,我想先休息一下,再去廚房削水果給他吃。
    小壯丁小學畢業後,同班同學們各自分散就讀不同的國中,我經常透過臉書關心這些孩子的近況,也想更進一步了解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
    「為什麼我在你小學同學的媽媽臉書上都看到他們會寫功課寫到三更半夜?」我忍不住狐疑地問。
    「對啊!」十二歲的小壯丁說:「我也常跟很多好朋友每天傳line,像是MM就常常問,然後我就跟他說:『沒有功課,好爽。』」
    小壯丁的同學我都認識,於是我說:「人家MM將來可以繼承家裡的磁磚工廠,你呢?」小壯丁把頭向上一揚,瀟灑地回答我兩個字:「帥哥。」
    我總是被他這種射手座的樂觀天性擊敗,每次都笑在心裡口難開。既然他自己都不擔心,我還操什麼心?反正前途是他自己的,我只要在旁邊好好愛護他,不要讓這個小幼苗長歪就好。
    就這樣唸完了國中,繼續念高中,從小小壯丁到小壯丁的成長過程,這位仁兄還是從來沒在家裡做過功課。
    然後,一轉眼,他也考完學測與指考,在九月份順利去大學報到。雖然現在大學上榜率幾乎是百分之百,但是早在小壯丁念高一的時候,我就經常耳提面命,如果不能考上一個具備學術聲望、資源充足、校譽良好、學生素質平均的大學,那麼不如提早去當兵,接受社會大學的磨練。
    我雖然重視學歷,但是我更認同求學之路也是一條自我要求的道路。如果真的不是讀書這塊料,就不要再勉強扭曲天性,不如早點因材施教,讓孩子找到適性的專業技能,走向另一條技職體系的康莊大道。
    人生並不只為了考取第一志願和高分,我看過許多人在這條只問目的不擇手段的學習之路上,逐漸變成功利與自私的嘴臉。常常,我更欣賞那些在美容院為客人洗頭的年輕助手,或者是學校餐廳裡幫忙外場服務的實習生。
    水電師傅若是帶著年輕的徒弟一起來家裡維修,我一定會當著師徒面前稱讚他們,無論他們做的好或不好,年輕人願意吃苦學習,動手工作,在我看來,就是一件偉大的事情,一件值得讚美的事情。
    小壯丁知道我是認真的,雖然他回家還是「沒功課」,但是他念高中以後,待在書桌前的時間變長了,偶爾我還是會聽到YouTube的人聲或音樂聲響起,但是我也選擇相信小壯丁會自我調適他的工作進度,而從來不加以過問。
    信任也是一種策略,只是膽子要比較大一點。正如同我相信小壯丁自己會去思考,他想要選擇什麼樣的人生,而他現在就要為將來的人生做好準備。
    相較於這個大前提,到底有沒有寫功課這件事就顯得微不足道,雖然我到現在還是很納悶,為什麼小壯丁從來沒在家裡寫過功課?隨著他去住校唸大學,這個疑問似乎也永遠無解了。

 


作者為大學講師、作家、廣播主持人,曾創下連兩年獲林榮三文學獎雙首獎記錄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