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城》習近平九月密集講話折射中美博弈新格局(奔騰思潮)

照片為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官方網站
    【聚傳媒奔騰思潮專欄】2025年9月,習近平在短短十天內密集出席三場重量級場合—上海合作組織元首理事會、金磚國家線上峰會,以及抗戰勝利80週年九三閱兵,並發表演說。三場講話雖然針對對象各異,但貫穿其中的主題卻高度一致,即推動多邊主義、反對霸權主義與保護主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時也在國防安全上展現更為強硬的姿態。這一系列表態,不僅是中國對當前國際局勢的總體回應,也折射出中美關係的複雜走向。
    9月1日,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指出,世界正處於動盪變革期,冷戰思維、霸權主義與保護主義依然陰霾不散。他呼籲各國堅守和平共處與合作共贏,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提升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與話語權。習近平特別強調上合組織應發揮「引領作用」,推動構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這番話意在凸顯中國正試圖藉由「上合+」擴大朋友圈,強化對中亞、南亞及中東國家的戰略吸引力,對抗以美國單邊主義與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印度總理莫迪的出席,刻意塑造中俄印三巨頭的形象,也在響應習近平發展中國家代表性的呼聲。
    一週後的9月8日,習近平以視訊方式參加金磚國家領導人線上峰會,再度強調多邊主義的重要性。他直言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霸權與單邊主義盛行,並暗批美國發起的貿易戰與高額關稅措施。
    習近平在會中提出三大政策倡議:一是堅持多邊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二是堅持開放共贏,反對保護主義,維護世貿組織多邊體制;三是堅持團結合作,深化金磚在經貿、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務實協作。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表述與當前中美關稅談判密切呼應。自2025年初以來,中美多輪經貿對話始終圍繞美方高關稅政策,中方立場一以貫之,堅持反對保護主義,維護開放市場。習近平此番講話,既是對外釋放的戰略宣示,也是對談判桌上美國施壓的回應。
    9月3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週年的閱兵典禮。與2015年相比,習近平在講話中對「和平」的著墨顯著減少,更多提到「民族復興」、「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並強調「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他更警示,人類正面臨「和平或戰爭、對話或對抗、共贏或零和」的重大抉擇。
    這番話釋放出鮮明的強硬信號:中國一方面仍維持「和平發展道路」的基調,另一方面則更突出安全與軍事實力,尤其在臺海與南海等敏感議題上展現不妥協的立場。閱兵所展示的新型武器,與講話中的戰略警告相互映襯,傳達中國不僅在經貿層面有實力抗衡美國,更在軍事與安全領域展現不畏美國壓力的底氣。
    莫迪出席上合峰會被西方媒體大幅報導,拜登政府的國安顧問痛批川普丟掉重要盟友;川普見到中國與俄羅斯、北韓領導人並肩出現在九三閱兵儀式上共同出席,也不得不做出反應,暗示他們可能「陰謀反對美國」,不過川普仍然對閱兵表示讚賞,讓人印象深刻,重申他與習近平的私人情誼。但是白宮官員普遍認為,中國正藉由上合與金磚平臺,打造「全球南方」政治經濟陣營,試圖削弱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
    美國主流媒體更直言不諱地將習近平的講話視為「挑戰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戰略行動」。多份分析指出,中國透過倡導多邊主義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實際上是為重塑國際秩序尋求合法性與話語權。特別是習近平在九三閱兵中「和平」論述減弱,被視為中國外交與軍事姿態轉向強硬的重要信號。
    綜合來看,習近平在上合會與金磚峰會的講話,代表中國希望藉多邊主義團結發展中國家,以制度與規則挑戰美國的單邊霸權;而在九三閱兵上的強硬表態,則折射出中國在安全與軍事議題上不願退讓。這種「經濟層面開放合作、軍事層面強硬防禦」的雙重姿態,正是中國在中美競爭日益加劇下的戰略選擇。
    當習近平警告「人類面臨和平或戰爭、對話或對抗、共贏或零和的重大抉擇」時,這不僅是對外界的警示,更是中美關係未來走向的寫照。中美軍事與外交高層於九三閱兵後迅速開展視訊交流,標誌著雙方在軍事與外交領域嘗試改善溝通,為未來領導人會晤做準備,意在避免誤判並維持穩定關係,顯示美國的確接受到北京的強烈訊號。當前川普政府尚未有明確的對華政策,隨著雙方在關稅談判、臺海安全、全球治理等議題上的角力加劇,世界可能將迎來一個更加動盪與分裂的國際局勢。而如何在競爭中維持對話,或許正是中美避免走向對抗的唯一選擇。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