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志克》查理·柯克以直球對決的風格翻轉了美國Z世代(奔騰思潮)

照片取自維基百科
     【聚傳媒奔騰思潮專欄】2012年五月,年僅十八歲、還是高中生的查理·柯克在一場青年學生會議上賣力開講,臺下茶黨運動者比爾·蒙哥馬利對柯克的口才與演說技巧一見傾心、驚為天人,極力鼓動他放棄大學,全心投入政治運動。一個月後,柯克高中畢業,他們就合作成立了「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這個組織,其宗旨是向年輕人倡導和推廣保守主義的意識形態。十三年後,「美國轉折點」已成為全美最大的跨校學生政治組織,目前擁有約九百個大學分會、一千兩百個高中分會和二十萬名以上的會員,2024年的收入高達八千五百萬美元。這個月,柯克在猶太州一次例行的巡迴演講中遇刺身亡,得年三十一歲。
    柯克在MAGA運動中被公認為對年輕選民具舉足輕重影響力的超級明星。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前,「美國轉捩點」舉辦一個名為「你被洗腦了」(“You’re Being Brainwashed”)的巡迴演講,期間走訪了大約二十五所大學校園,與學生們就許多議題進行交流辯論,目的在提高Z世代選民的參與和投票率。這個巡迴演講所累積的影片在社群媒體上的觀看次數高達二十億次,連川普都承認對他第二次選上總統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過去五次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只要獲得60%以上的年輕選民支持,就能贏得大選。然而,這次只有54%的三十歲以下選民支持哈里斯,而川普的支持率則為43%;三十歲以下男性選民對川普的支持率為48%,與哈里斯的49%約略相當,但比2020年總統大選整整高出了八個百分點;最重要的是,川普將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和賓州三十歲以下選民的支持率提高了九到十三個百分點,因而成功翻轉了這三個搖擺州。
   絕大部分美國大學都充斥著諸如多元、平等與包容等進步主義的意識形態,譬如說,哈佛大學文理學院裡約63%的教授自認屬於自由派,但只有1%承認非常保守。為了在這些校園裡有效推廣保守主義的理念,柯克深入大學校園,與自由派的學生和教授正面交鋒,就強化基督教信仰、反墮胎、女性應順從丈夫和生兒育女、反對跨性別者、以色列在加薩的行為、以及川普主義等價值觀展開面對面肉搏、你來我往的辯論。最特別的是,柯克大膽採用連珠炮式快問快答的形式,並以「請證明我錯了」(“prove me wrong”)的口號鼓勵觀眾提問或挑戰他的論點,從而激發出大量的即時互動,讓現場觀眾如癡如醉、欲罷不能。
    經過多年的實驗和調整,柯克這套說服學生支持保守派的方法所向披靡、非常有效。以前,校園裡的保守派學生往往有少數受害者的情結,既怯於公開表達他們對進步主義的不滿或自己的真實理念,也不敢明確採取行動實踐保守主義,柯克的出現讓他們在校園裡公開以側身保守派為榮。另外,柯克為保守派思想提供了有邏輯性、理路清楚且義正嚴詞的闡述,打破了保守派就是過時落伍的迷思,並據此與自由派進行直來直往且戰志昂揚的辯論和交流,從而贏得了對手的敬意。最後,對許多原本政治立場中立的學生來說,柯克深入虎穴、直球對決的意志與行事作風十分令人激賞與欽佩,他們有時因此決定歸依保守主義,因為覺得做保守派蠻酷的,就像柯克一樣。
    當一般民眾主要透過瀏覽社群媒體上的新聞推播獲取時事時,「關注」便成了現代政治競爭中最珍貴的資產。在這種氛圍下,保持純真誠實 (being authentic) 就變成引領風潮、贏得眼球的必要特質。柯克勇往直前地面對和挑戰充滿敵意的群眾,鍥而不捨地捍衛最難辯護的信念,他飛揚激越但勝不驕、敗不餒的辯論風格擄獲了數以百萬計大學生的心,因而成為美國年輕世代最重要的政治網紅。查理·柯克和紐約市長民主黨候選人佐蘭·馬姆達尼,可為臺灣各政黨,尤其是國民黨,樹立當代政治領袖的新榜樣:莊嚴慎重地確立自己的核心信念,熱情洋溢、不怨不悔地傳播心中理念給每一個願意聽的人,然後如同維護自己性命一般,以宗教性的虔誠矢志不渝地堅持下去。

 

作者為清大資工系合聘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