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民進黨官網截圖
【聚傳媒王其專欄】新公視董監事名單拖延近一年沒有提出,最近再成為話題。文化部雖然說已經準備好了,但終究沒有行動,有立法院人士解讀這是民進黨府院高層還沒決定名單,這也可以看出民進黨的手,總是那麼接近媒體。
上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開記者會批公視董監事提名拖快一年,行政院、文化部有計畫擺爛。國民黨團指出,公廣集團本屆董監事任期在今年5月19日屆滿,依公共電視法第16條規定,「董事任期屆滿六個月前,應依第13條規定改聘之。」截至10月30日,行政院與文化部遲遲未提出董監事提名名單,已經違反公視法的規定。根據公共電視法,本屆董監事任期僅到5月19日,文化部應該在去年11月19日就提出名單,不僅現在的董監事已延任近半年,文化部拖延提名也將近一年。
雖然從公視成立以來,兩黨都曾不斷被批評想介入董監事會與經營團隊,且公視法原本規定,必須有四分之三、依立委政黨比例組成的審查委員同意,才能選出一名董監事,這條也是要阻止政黨的手伸入公視。但因為實務上太難做到,反而造成公視停擺,民進黨執政期間把四分之三改為三分之二,現在15席的審查委員的10席要點頭,才能選出一席董監事。但現在15席審查委員,民進黨與國民黨各推7席,民眾黨有1席。按這比例推估,民進黨如果提名前沒有和其他兩黨協商,除非被提名的董監事德高望重到三黨都接受,否則,恐怕都過不了關。
但是,民進黨現在不但沒有協商的影子,連名單也超過將近一年沒消息。立法院相關人士說,可能民進黨內想插手公視的人太多,擺不平,才會耽擱。過去兩黨讓公視擺爛,其實是五十步笑百步,現在民進黨早就超過百步了。
政界人士表示,說穿了,文化部名單也許準備好了,但民進黨高層不滿意,根本就是想安排自己的人進公視,伸手進入公視、華視、台語台等媒體集團,並且掌握年近50億元的媒體資源。
執政黨染指公共媒體在法律上也許說得通,因為除了公視的規定嚴格外,其他中央社、中央廣播電台的董事長、社長、台長,都是行政院可以決定的。過去,政黨的手伸進中央社、央廣都不是太難,只是好不好看而已。
但從民進黨拖延近12個月,提不出新的公視董監事名單,再加上去年中央社社長的安排,今年中央社總編輯懸缺未決,都可以看到民進黨高層派系角力很兇。
這位立法院人士說,從民進黨的發言系統人馬,可以在偏綠有線電視新聞台的政論節目來去自如,打擊對手,也就可以知道,在民進黨高層的考慮中,民營的電視都牢牢掌握了,更何況是公視?這些媒體資源不會輕易落入別人手中,因為,民進黨與媒體的距離好近好近。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