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公視董事會出手槓行政院?

照片為公視董事長

【聚傳媒王其專欄】文化部新公視董監事名單拖延一年沒有提名風波仍在延燒,這次輪到公視董事會發聲明,說要敦促行政院依法加速公視董監事換屆改組作業。不過,有人質疑公視董事會這份槓上行政院的聲明,是否來得太晚?

 

公視董事會在上周發表聲明表示,「公視第7屆董事會與董事會所任命的公廣集團一級主管,任期已屆滿,且延任即將超過半年。據了解,文化部雖有徵詢新任董監事人選,但外界似乎感受不到此項作業及其進度,而招致輿論物議。現任董事會之延任期若過長,將不利於公廣集團之形象、營運與發展。為維護我國公廣制度得來不易之基礎與傳承,提議由本董事會發文行政院,敦促主事者加速進行下屆董監事改組作業,並適時向社會大眾告知目前工作進度以昭公信,同時也得以維護本屆董事會清譽」。

 

有人稱讚公視董事會這份聲明,敢向執政當局表達不滿,做為公共媒體,對政府無視法令的舉動,應有態度。不過仍然有媒體人對公視董事會這遲來的正義,認為已不是正義。因為,第一,公視本屆董監事任期在今年5月19日屆滿,依「公共電視法」第16條規定,「董事任期屆滿六個月前,應依第13條規定改聘之。」換句話說,行政院整整慢了一年還沒提名,並不是這份董事會聲明中的半年。

 

其次,公視董事會如果要對行政院拖延未提名表達不滿,為何要拖延一年?難道現在才發現了什麼內幕嗎?或有其他用意?

 

特別是這份聲明最後寫了這句話:「同時也得以維護本屆董事會清譽」。董事晚提名明明是行政院的清譽受影響,怎麼會反而變成公視董事會的清譽?政界人士解讀說,可能行政院或文化部徵詢人選的時候,名單有與現在的董事有關,並且牽涉到下屆董事長人選,弄得董事會很困擾,不得不發聲明。

 

更多文化與政治人士都支持這聲明並強調,公視為公共媒體,不應被黨派或執政高層影響,因此發表聲明是不得不然。

 

外界不解的是,行政院與文化部遲遲未提出董監事提名名單,擺明違反公視法的規定,執政當局怎麼會放任這種事發生?文化部雖然早就表示了,過去選任公視董監事困難的經驗,確實造成許多專業人士拒絕擔任候選人情況,並表達「不願意因為選任被羞辱」的心情。文化部強調,仍將持續依「公共電視法」規定,努力邀請具教育、藝文、學術、傳播及其他專業人士同意候選,並懇切期盼審查委員及社會各界,能對包含公視在內的所有公共媒體有更多的支持及理解。

 

不過,審查通過公視董監事名單的不是立委,也不是行政院,而是按照立委席次的政黨比例而組成的審查委員會,這委員會有15人,其中國民黨、民進黨各推7人,民眾黨有一席。公視法更規定,要過ㄧ席董監事必須有三分之二審查委員同意。換句話說,民進黨的行政院或文化部提出名單,沒有先跟在野黨商量,根本過不了關。按照正延任的這屆董監事經驗,當時蔡政府就是先透過黨政協商,接受部份在野黨提出的名單才過關的,但蔡政府妥協前也拖延很久。這次換賴政府,如要強硬闖關也可能,但連屬意的人選卻都湊不齊,就很尷尬。等到現在,連被迫延任的董監事也不挺行政院了,要求趕快提名,真搞得行政院與文化部裡外不是人。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