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廣容/漁光島國際環境藝術展

 

 本次國際環境藝術展覽11月10日在台南東門美術館隆重開幕,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先生親自蒞臨致詞,台北教育大學郭博州院長介紹國際藝術家們,東門美術館卓來成先生表示歡迎,在東門美術館舉辦台灣與國際藝術家們之交流展覽《AR/T/CHITECTURE 環境藝術創作展 》,邀請荷蘭、西班牙等國外藝術家與台灣藝術家一起展出創作,聯展至11月18日。

 這次聯展邀請國際藝術家包括Bartek Świątecki、Bartosz Janczak、Coletivo Muda、Daniel Chazme、Maciej Swiatnicki、Robert Seikon、Zacharias Zedz、Adrian Doyle等人,台灣藝術家包括許自貴、郭博州、林熺俊、李政勳、陳建大明、黃金福、陳廷晉、李承亮、林蔭棠及洪明爵等多位藝術家。

開幕茶會之後,由台北教育大學郭博州院長當領隊,我們與國際藝術家們一行人坐車到了台南的漁光島。這個偏遠的小島是本次國際環境藝術展演之所在,是一個純樸的漁村。國際藝術家們在這個聚落各個角落開始展現藝術動能,外國藝術家們跟當地居民互動,溫馨感人。當地居民看著外國藝術家來塗牆畫畫做雕塑,開始送三餐及啤酒,當成自家人,完全沒有語言隔閡,真是令人感動。這就是台灣最溫暖最道地的人情味呢!

 在這個傳統的漁村,還保存原始民房建築,感覺很像走入五零年代。在這令人懷念之舊建築中,最近已經開始有新的建築樣式,幾棟清水模的毛院子及毛屋,隱藏巷弄裡。建造這些建築的毛森江建築師是安藤忠雄學生,在這個漁村也衍生自己獨特的風格,在這裡欣賞韻味十足的安藤式建築,真是令人驚喜。

 從11月初開始,這群國際藝術家們開始進駐漁村,開始在某些角落進行環境藝術創作,在傳統廟宇的側面牆壁上或是在建築物牆面,進行與環境之藝術對話,這些藝術創作與當地的舊建築融合成為新的風格,帶給當地環境新的元素。這些現代與過往時光的對話,在舊屋之肌理堆疊出新的色彩圖形,賦予了空間嶄新的靈魂。而藝術家與當地居民之溝通連結,超越語言限制,藝術就是最美的心靈語言。

 目前藝術創作還在進行中,11月22日是漁光島創作完成日,台南漁光島之創意風貌拭目以待。在此活動期間透過漁光島豐富多元的生態環境、文化內容及特殊空間,以保存文化資產及生態資源的角度,以藝術策展方式重現島嶼新風貌。

 

 

 作者/廣容

 愛傳媒中部新聞副主任、《台灣藝術印象派》節目主持人、郭雪湖基金會公關及華巍藝術新聞網藝術總召、、策展人及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