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張健豐/大林慢城發展應善用文化資產

    嘉義縣大林鎮是台灣西部第一個被列為國際慢城(Slow City)的城鎮,有近三百年的歷史,文化資產不少。建議當局應結合此拚觀光和文創產業,讓北漂游子回鄉創業,擺脫「又老又窮」的困境。

 

    慢城初創緣由,起因於全球化快速變遷下,衝擊以農業為主的小城鎮,導致城鎮人口流失,產業外移,造成勞動力下降,生活型態改變,推動慢城的目的是要喚醒當地居民對城市的情感,以保護地方文化與薪傳為基礎,創造永續成長的力量,並以透過地方微型經濟復興,與替代能源使用等方式,在不改變生活節奏的狀況下,促進地方經濟的增長。

 

大林成為台灣第二個慢城

    要成為慢城,人口得少於五萬人,環境沒有汙染外,還得好好保存地方文化,重點是慢城內不可以有肯德基、麥當勞等速食餐廳,如此一來,才能讓強調在地食材的店家可以出頭,用當地土生土長的好料款待遊客。

    2016年2月15日,經三年努力後,嘉義縣大林鎮繼2014年花蓮縣鳳林鎮,獲得義大利國際慢城組織(Cittaslow International)認證台灣的第二個慢城,也是台灣西部各大鄉鎮中的第一個。一個典型的人口老化城鎮、可以戴上國際肯定的桂冠,要歸功於農村社區的向心力。

    近日,這平靜的小鎮因九合一選舉而熱鬧許多,但卻鮮少有候選人提出慢城的願景。如何讓「又老又窮」的大林「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慢城發大財」,成為重要課題。

 

三百餘年前的開墾

    大林鎮屬於嘉南平原近山平原區,石龜溪及三疊溪環繞南北邊界,鎮內的東西區大致以今縱貫鐵路為界。原來境內是一大片「鹿仔草」等樹所構成的叢林。故稱大莆(埔)林。今天其所屬社區仍保有和「林」有關的地名,如中林、內林、林頭、林仔頭、林仔前、頂員林(今上林)等;及和「鹿」棲息地有關的鹿樹山丘(今大林國中)鹿窟(堀)溝二個地名。它是打貓(今民雄)平埔番社的獵鹿場。自明鄭以後,來自大陸的先民遷入諸羅縣開墾者眾,鹿場全被開墾為田。

    1695年,位在大埔林北的走豬莊(今早知)民,引石龜溪開濬走豬莊圳灌溉走豬、排仔路頭(今排仔路)二莊,成為西區最早開發之處。而同樣位在大埔林北、屬於東區的內林莊(以簡姓為主),也於1710年引石龜溪開闢內林圳灌溉。

    清雍正年間(1722-1735),十股業戶再引石龜溪水開闢十股圳,並以鹿窟溝為蓄水池,以為西區的大湖、甘蔗崙、排仔路等庄灌溉田禾五百餘甲,從此讓大林變成水鄉澤國。但是,自此的百餘年間西區的劉、張姓和東區的江姓、簡姓宗親,因水圳的使用而水火不容。當局遂於1860年春立《奇冷岸十股大湖公石碑》曉諭石龜溪流域一帶的庄民,不許因十股圳水道滋事生端。此碑現存於甘蔗崙朝傳宮鼓樓壁,成為研究清代台灣農田水利的珍貴史料。

 

躍升嘉義首富的地位

    十股圳開闢後,鄰近走豬莊的大湖莊及排仔路莊民,利用石龜溪上「走豬港」的河運,將生產過剩的稻米輸出到大陸而富有。至今,前者留下了俗諺:「有大湖厝,無大湖垺(稻草堆)」。後者則留下一棟近兩百年歷史、富麗堂皇的古厝。又因大林位居嘉南平原上山海的要衝,也是清代南來北往官道(國道)上的重要驛站,鄰近城鎮的鄉民、買賣者會眾於此,因此成市。貿易之盛,可謂嘉義縣之一大市鎮。商業的繁榮,也帶動了人口的高速成長。

    1829年,噶瑪蘭(今宜蘭)通判姚瑩沿著官道來到大林後,在其《台北道里記》(當時的台北是指台灣府以北 )中提到,「大埔林,民居稠密」。約在今天台一線省道和安霞宮(開漳聖王廟)之間的中山路,形成了一條清代老街。街道兩側林立著門面寬、屋深長的店屋,所以稱它是嘉義首富並不過分。加上當時老街商旅雲集,以大林當地優質的稻米做成的客飯聞名南台灣。

    大林因戰略地位重要,在1895年乙未抗日時一舉躍上歷史的重要舞台,以東區簡姓宗親為首的抗日勢力,兩度在此和日軍有激烈的拉鋸戰。這乙未的戰火和1906年的嘉義大地震,一度讓此小鎮沒落。

    日據初期,日本製糖會社在鹿窟溝畔設大林糖廠,十股圳成為糖廠用水的來源。而大湖莊的水田,被會社硬以廉價收買、變更為種甘蔗的農場。製糖業的興起,再度讓大林繁榮起來。

 

應重視糖廠的文化資產

    20世紀中期,國民政府採取「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發展策略,大林鄰近的斗南鎮和民雄鎮紛紛成立了包括食品加工在內的工業區,而大林糖廠在1990年代停止壓榨甘蔗後,也宣告該地製糖業的沒落,加上近年廠內的日式宿舍、鐵道等製糖設施被剷除殆盡,育樂公園雜草叢生,讓大林糖廠無法像德國魯爾區─從煤鋼產業到文化創意產業,一樣的轉型。

    在原糖廠的幼稚園後方有一百年石碑,因字跡已模糊,曾被誤認為是《昭和太子登基紀念碑》,但筆者根據日據時期的舊報紙得知,因大林的鹿窟溝是乙未抗日重要的古戰場。糖廠當局為了鎮撫「大莆林水鬼」,在1916年9月15日於溝畔設立「南無阿彌陀佛」石碑,也在糖廠的上述現址設立同樣的石碑。

    今年10月初,經過整地後再度重見天日。加上廠內另一座當局所稱為追弔建廠以來因公殉職亡魂所立的百年石碑(石頭公),可同列為糖廠重要的文化資產。

 

大林未來的展望

    近十餘年前,縣府當局規劃在原屬大林糖廠的大埔美農場(東區)設工業區,希望能夠為大林鎮帶來更多的人口回流及遷入。但也有在地的簡姓鄉親表示婉惜,原本可以自「南二高」這端遠望西邊一望無際的農場,可以騎著腳踏車一路朝夕陽,讓風呼呼地從臉上拂過,從耳邊呼嘯而去的樂趣,如今不再有了。也有更多的大林鄉親,對它的環保措施感到疑慮。

    反觀東部的另一座慢城─鳳林鎮,因保存了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建物,帶來觀光人潮及特色產業店家長期的營運與發展,使得它逐漸發展成獨樹一格、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慢城。建議縣府當局應整合大林東西兩區的居民,以當地文化資產拚觀光和文創產業,吸引外漂游子回鄉創業,恢復「嘉義首富之區」的榮景。

 

作者為歷史研究工作者

●全文見《觀察》雜誌64,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