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蔡詩萍專欄】馬拉松可以改變你的人生嗎?
可能可以,也可能不可以。這句廢話,其實蠻有禪意的。
先說「可能不可以」的部分。
你不會因為跑得不錯,或累積了很多馬數後,就因此升官發財,或者老天疼惜中了大樂透。
甚至,你在現實生活裡的際遇,就因此而改善?我看多半不會。
人生,哪有這麼簡單的勵志故事,對吧,要有不是一堆人都來跑馬拉松了!
但「可能可以」的部分呢,怎麼說?
你可能因為長期跑馬拉松,身體變強壯了,這非常可能。
你可能因為常常跑馬拉松,認識了一堆你不跑馬之前絕不會認識的新朋友,新朋友帶給你新的視野,「他者」的動人故事,因而激勵你,這也是非常可能的。
你可能因為跑馬拉松,在漫長賽道上,經常的喃喃自語,自我上映內心小劇場,因而,對那個「願意跑步的你」有了新的認識,新的包容,這也是非常可能的。
你因為常常出門跑馬拉松,許多地方你以前僅聞其名,或根本不知道,但你以自己的腳步,汗水,喘息,一步步的踩在那片土地,那條產業道路,那條寧靜老街,你因而認識了它,幾十馬,幾百馬之後,你更因而認識了台灣你的故鄉!這尤其是絕對之可能的。
我是出了名的馬場慢速龜,我還不敢說:跑馬拉松改變了我多少!
可是,我寫了一本談馬拉松後段班心情的書《我還在跑 沒時間變老》,這是我沒跑馬拉松之前永遠不會想到的寫作題材。
可是,我竟然日積月累,完賽了95馬了,眼看距離「百馬哥」亦不過是數場之差,這也是我跑半馬的年代完全不能奢望的目標。
還值得一提的,不少馬場上的朋友不嫌棄,鼓勵有之,加油有之,不時予我祝福有之,這是我屢屢在後段班,掙扎於最後十幾公里,感覺全身快要報廢之當下,最感動的時刻。
像很喜歡以驚爆語言,刺激跑者的攝影師「長頸鹿」Tony哥吧,他不時會把他拍到我的鏡頭傳給我,還會意外的做個相框送我,我非窈窕美女,亦非年輕帥哥,蒙他這樣照顧,我是受寵若驚的。我如果不跑馬拉松,我如果不持續的跑,我想我絕不可能認識他,認識這麼多馬場溫暖的朋友,他們不忮不求,只希望每一位跑者在賽道上能找到自己的春天,與夢想。
我不敢說投入全馬,到底改變了我多少?!
但,我知道,我不一樣了。我很不一樣了。
作者為知名作家、台北市文化局長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