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翁佳音專欄】清帝國竊據(或「光復」)台灣不久,工部尚書杜臻的奉命訪查報告中,有一段他看地圖講台灣地理,「澳之西岸有城曰赤土敢,蓋亦寇所築。城之南有十二街,……城之北有花園,旁亦有港,疑即陳第所謂大員港也」(《粵閩巡視紀略》),看圖講故事當然會犯錯,府城北邊花園,在永康洲仔尾;旁有港,就是禾寮港,史上聞名的數次外敵大軍登陸地點。
    十二街?台南親友可知是指哪裡?我想到很久很久前看日本詩人學者田中克己的〈鄭氏の台湾地図〉,說:「台南市街由十二街構成之敘述,僅見於此」,當時莞爾良久、良久。事實上,其他文獻還是有寫作「十二街」的。
    十二街,不要念成Chap-jî-ke,是Sip-jî-ke啦!就是明鄭時代赤崁「十字街」,就是荷蘭時代的 Kruisstraat Provintia(普羅文遮十字街)啦。一個台南人日常孰悉的長時段景點,在不同政權、不同時代不同語言的紀錄裏面,就這樣被支離破碎,竟逆轉成台灣慣性少自省的失憶。
    台南大學旁有個我暱稱五個小三之所,有段期間,我很喜歡從南寧文學◎家散策到那裏,幽會,沉思,很多長時段的故事。希望近期還有機會再去住宿、慢慢回味歷史男女與忠孝荒蕪敘述之苦澀。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